小兒腦性癱瘓又稱小兒大腦性癱瘓,俗稱腦癱。是指從出生后一個月內腦發育尚未成熟階段,由于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綜合征。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樞神經障礙綜合征,病變部位在腦,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癲癇、行為異常、精神障礙及視、聽覺、語言障礙等癥狀。痙攣腦癱怎么治療好得快?
肌張力過高是痙攣型腦癱最大的病癥,會導致患兒出現多種有異于正常人的表現(如剪刀步態、腳本后跟無法著地等),當他們受到各種刺激:如使勁、激動、失去平衡、害怕或焦慮,都會進一步導致肌肉張力升高。
另外,痙攣型腦癱患兒過高的肌張力還表現在肢體運動明顯減少,而且動作刻板、別扭,頭經常不能放在正中位置,常常是轉向一側或后仰,手肩向內、向下旋轉、屈曲或伸展;雙手常成握拳狀,拇指貼掌心,其余四指將拇指握住,手背朝前,掌心向下;脊柱常不同程度出現后凸或者側彎,髖關節部位常不能充分伸展而保持一定程度屈曲;下肢常出現交叉,跟腱緊張導致扶站時足底無法放平,只能腳尖著地。
對于腦癱的治療,我們一直強調必須堅持手術和康復相結合的原則,而具體到這兒的痙攣型腦癱的話,則必須堅持康復→FSPR手術→腦癱肌力肌張力調整術→康復的原則,片面地強調某一方法如何神奇,或者某一技術的應用會帶來一勞永逸的功效,都是不客觀的,不講科學的。
一般來說,對于這樣的痙攣型腦癱患兒,在2歲半之前應該接受系統規范的康復訓練。其運動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運動發育滯后、異常姿勢、腱反射亢進、肌張力增高等方面,我們可以針對不同的表現進行針對性的康復訓練。
在康復訓練的基礎上還可以采用針對性的手術治療,目前首選FSPR術(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后根離斷術),它通過對脊髓神經后根的處理,全面調整患者的肌肉張力,使痙攣肌肉的肌張力盡量接近正常狀態,可以達到全面調整肌張力的作用,且可以長期、穩定、徹底地解決患者肌肉痙攣的痛苦,為其運動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復提供了前提條件。
換言之,FSPR術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解除腦癱患兒過高的肌張力,消除痙攣,解決痙攣型腦癱最根本的發病原因,為患兒將來運動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復創造了前提條件。如果不及時接受FSPR術的話,患兒的癥狀將會進一步加重,而且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