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癥是指正常生活環境和條件下,患者局部或全身皮膚異常多汗,系小汗腺分泌汗液過多所致。現多認為本病的發生與各種因素導致的交感神經沖動增加、乙酰膽堿分泌增多有關,后者增強了小汗腺的興奮性而產生多汗,也有部分患者表現為交感神經敏感性增加。根據多汗癥的發病范圍可將其分為局限型多汗和泛發型多汗,前者多有遺傳傾向,一般持續數年后可自然減輕,后者多由其他疾病引起,表現為某些疾病的伴隨癥狀。
關于多汗癥目前尚無統一的診斷標準。2004年美國皮膚病協會組織了一個協作小組,由來自不同國家的20多個單位的專家組成,共同制定了一個多汗癥診斷參考標準:①身體兩側多汗部位呈對稱性分布;②每周都會發作一次及以上;③初次發病年齡<25歲;④有家族遺傳史;⑤睡眠時無多汗;⑥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學習。
無明顯誘因情況下出現肉眼可見的汗腺分泌亢進持續6個月以上并符合以上條件中的任意兩項即可確診為多汗癥。多汗的患者如同時伴有發熱、夜汗、體重減輕等全身癥狀應警惕繼發性多汗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