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氣是一種人體組織或器官通過身體的縫隙、缺損離開原來的位置到達另外一個位置,疝氣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根據專家的介紹,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很有可能會造成終身的遺憾。那么,我們要想盡快的治療,首先要知道如何確認自己是不是患有疝氣。可以下面這兩方面進行檢查。
從肚臍上看:
正常肚臍的形狀應該是凹陷的,但是如果寶寶有一個凸凸的肚臍,除了可能有臍疝氣的情形之外,也可能有其他合并癥發生;若有其他異常情形,如發育遲緩、腹腔有腫塊等,就必須盡快就醫診治。 肚臍是每個人都曾經與自己的母親血脈相連的珍貴證據,因此也延伸出不少有意思的傳說—肚臍的形狀及深淺系著個人的命運和財氣。
在胎兒早期,約懷孕五周左右,臍帶即開始成形,先出現初始的結構,而后再逐漸形成獨特的臍帶,除了聯結胚胎與附著在母體子宮壁上的胎盤,以接收由臍血管(一條臍靜脈)輸送來自母親的養料與溫情之外,同時也將 胎兒體內的廢物,如二氧化碳等,經由臍帶中的血管(兩條臍動脈)運回母體內,由媽媽代勞處理。這樣母子相連的極親密關系一直要持續到寶寶出生了為止。
由于肚臍曾經是寶寶的命脈--臍帶必經之處,因此原本就留有空間讓臍帶當中的重要構造一條臍靜脈、兩條臍動脈及周遭具保護及穩定作用的膠質組織毫無阻礙地通暢;為了維持臍帶的通暢,在腹壁肚臍的部位形成一個相當具有彈性,由環狀結締組織組成的結構,并由四周的腹壁肌肉層及韌帶等將其撐住,以保持暢通。
不過肚臍的角色地位在寶寶出生之后便一落千丈,只成了見證母子曾經血脈相連的遺跡了,它會因為“結束營養”而逐漸結疤、萎縮成了小小的肚臍眼,似乎也是必然。
從腹股溝疝氣看:
腹股溝疝氣好發于一歲以下的幼兒,如果發作時,在腹股溝會有鼓起的腫塊,稍有警覺就很容易發現。幼兒如果有以下表現應引起高度重視。
1.不明原因的哭鬧不止需考慮患小兒疝氣并伴有嵌頓的可能;
2.劇烈的嘔吐,發燒;需要考慮患小兒疝氣并伴有嵌頓的可能;
3.腸梗阻;需要考慮患小兒疝氣并伴有嵌頓的可能;
4.發現血便;需要考慮患小兒疝氣并伴有嵌頓的可能。
一定要仔細探查有無腹股溝疝氣;當然也要請醫師檢查有無其他的疾病。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兩方面關于疝氣患者自我檢查,希望對您和您的家人能有所幫助,一旦有可疑的癥狀,要盡快到醫院進行確診,切忌馬虎。
【參考文獻《疝氣》《景岳全書》《中醫男科臨床治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