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不足20周,胎兒體重小于500克而停止妊娠,稱為流產。習慣性流產是指連續3次或以上。其臨床癥狀為主的陰道出血,陣發性腹痛。習慣性流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點:
1.內分泌異常。做子宮內膜切片檢查可以確認流產是否為母體內分泌異常所導致。如果是黃體激素不足引起,給予一定治療以維持胚胎的穩定性。
2.子宮畸形。女性的子宮構造存在先天或后天的異常,常會導致習慣性流產的發生。需注意排查是否長了息肉,是否有雙子宮、單角子宮、子宮中隔等因素而導致容易流產。
3.感染。多由細菌、病毒等感染而導致流產。
4.遺傳因素。一般來說,導致習慣性流產的遺傳因素是指基因異常,原因在于夫妻兩人可能帶有異常基因,但只是攜帶者,沒有癥狀顯現,精卵結合后,異常基因的存在就可能導致胚胎異常而致流產。
5免疫系統異常。胎兒是一個既帶有母系遺傳基因又帶有父系遺傳基因的新的個體,在母體子宮內生長發育直至分娩,胎兒與母體存在著免疫對抗和平衡。一旦母、胎雙方發生免疫不協調,往往可引起母體對胎兒的排斥而導致流產。
溫馨提示:中醫認為習慣性流產的原因為母體先天不充,或后天受損;或父體先天、后天原因以致男精不壯;或因男女雙方皆不足、近親婚配,影響胎兒發育。另外還有就是因孕后起居、房事、情緒、勞作等,稍有不慎便致滑墮流產。
【參考文獻:《完美孕前準備百科》《我最想要的孕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