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是發生在食管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但食道癌與食管良性腫瘤有本質的不同,但它們又有某些共性與互相聯系,所以診斷上必須慎重,認真加以區別。
食管癌鏡下早期食管癌表現及分型:(1)糜爛型(2)斑塊型(3)小結節型(4)粗糙型(5)隱匿型。
中晚期食管癌由于食管鏡下表現的形態、外侵大小、外侵和狹窄可有很大不同。腫瘤似蕈狀、肉芽狀、菜花狀、桑椹狀或息肉狀。顏色為淡紅、暗紅或灰白色不等,瘤體表面常有深淺不等的潰瘍,被覆壞死組織,質脆,容易破裂易出血。主要向腔內生長的癌肉瘤,可以見到癌蒂與管壁相連結。
1、食管良性狹窄
食管良性狹窄多為化學性灼傷的后遺癥,可由誤吞腐蝕劑、食管胃手術引起、也可能是食管炎、慢性潰瘍等引起的瘢痕狹窄所致。病程較長,咽下困難發展至一定程度即不再加重。經詳細詢問病史和X線鋇餐檢查可以鑒別。
2、缺鐵性假膜性食管炎
多為女性,除咽下困難外,尚可有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舌炎、胃酸缺乏和反甲等表現。
3、食管賁門失弛緩癥
是由食管神經肌肉功能障礙所致的疾病,X線上表現食管體部無收縮和蠕動、食管粘膜光滑、賁門部呈"鳥嘴"樣狹窄,其發作常為間歇性,病程較長,癥狀進展緩慢。
4、食管周圍器官病變
食管外壓性改變食管鄰近的血管先天性異常、心臟增大等,病人雖有吞咽困難,但是X線鋇餐檢查可顯示食管有光滑的壓跡,食管粘膜紋正常完好。仔細檢查不難與食管癌相鑒別。
5、食管炎及食管上皮細胞重度增生
在臨床上認為食管上皮細胞重度增生是食管癌的癌前期病變。這類患者常有類似早期食管癌的癥狀,X線檢查常無異常發現,可以通過食管拉網細胞學檢查,內鏡染色及內鏡超聲檢查進行鑒別,但常需要定期復查。
食管吞鋇檢查可顯示鋇劑在癌腫部位停滯,病變段鋇流細窄;食管壁僵硬,蠕動減弱,粘膜紋變粗而紊亂,邊緣毛糙;食管腔狹窄而不規則,梗阻上段輕度擴張,并可有潰瘍壁龕及棄盈缺損等改變。常規X線鋇餐檢查常不易發現淺表和小癌腫。鋇劑作雙重對比造影可更清楚地顯示食管粘膜,提高食管癌的發現率。
食道癌的發生部位中段最為常見,約占50%;下段次之占30%,上段最少20%。
食管良性腫瘤
根據組織發生及病變部位分三類。
1、管腔內粘膜型
發生于粘膜層向腔內生長,如息肉和乳頭狀瘤。
2、粘膜下型
發生于粘膜下層,如血管瘤。
3、粘膜外壁內型
發生于食管壁內肌層,如食管平滑肌瘤食管平滑肌瘤為最常見的食管良性腫瘤,男性多見,均位于食管壁肌層內,不侵犯粘膜及粘膜下層,多為單發,80%以上腫瘤位于主動脈可弓水平以下的胸段食管,極少數可發生惡變。
食管良性腫瘤的臨床表現
半數以上病人無顯著癥狀,部分患者有輕度吞咽梗噎感,進展緩慢或間歇出現,可伴有胸骨后或上腹部疼痛或脹滿感,少數巨大腫瘤可引起氣道壓迫而有呼吸道癥狀。
食管良性腫瘤的診斷
診斷主要依據食管鋇餐造影及食管鏡檢查。造影:食管有局恨光滑的半月狀壓跡或充盈缺損,輪廓清楚,局部粘膜完整,腫物陰影與正常食管長軸呈銳角,對側粘膜可見"瀑布征",上下緣可見"環狀征",近側食管不擴張。
食管良性腫瘤的鑒別診斷
先天性迷走右鎖骨下動脈,后天性囊狀動脈瘤,縱隔腫物及炎癥,腫大的淋巴結引起的食管外壓性改變。
食道良性腫瘤細胞分化程度高,它與正常組織細胞近似之處頗多。如纖維瘤細胞與正常的纖維細胞就較近似。正常的相鄰上皮細胞之間,一般有一定的排列方向。良性腫瘤呈膨脹性生長,不侵入周圍組織,有完整包膜,與周圍界限清楚,手術比較容易摘除。
良性腫瘤生長緩慢。有的幾年甚至十幾年不見明顯增大。只是在其發生惡變時,才表現生長加速。良性細胞不轉移這是由它的生長方式所決定,因為它不侵入周圍組織,有完整包膜。良性腫瘤也可以壓迫到周圍的組織器官,但不會引起全身性消耗癥狀。
以上是給大家介紹的一些健康信息,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要是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就請咨詢我們的在線專家,我們的專家會為您做詳細的介紹,最后祝愿大家身體健康,工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