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西醫診斷技術的的發展,食管良性病變的診斷方法也不斷發展。同時加入了中醫診斷標準不僅有助于提高食管良性病變的早期診斷率,而且還能為食管良性病變的合理有效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提供指導。那么食管良性病變的診斷標準是什么呢?下面來看看專家的講解吧。
一、西醫上食管良性病變的診斷標準
⑴癥狀:早期食管良性病變有咽下食物梗噎感,胸骨后針刺樣疼痛或食管內異物感,典型癥狀進行性吞咽困難。
?、圃缙跓o體征,晚期消瘦、脫水。
?、鞘彻芡啼^X線檢查:可見食管粘膜破壞,管腔狹窄,龕影和充盈缺損。
⑷食管脫落細胞檢查:早期陽性率可達90%。
?、墒彻茜R檢查:可見管腔狹窄、粘膜破壞。纖維食管鏡已經廣泛用于食管良性病變的診斷。食管鏡檢查與脫落細胞學檢查相結合,是食管良性病變理想的診斷方法。早期食管良性病變多無癥狀,就診率低,X2線檢查常無陽性發現,漏診率高,而內鏡則因在直視下對平坦型病變經活檢和刷檢取得組織學及細胞學證據而成為完成早期診斷的主要手段。
二、中醫上食管良性病變的診斷標準
食管良性病變中醫診斷屬于噎隔范疇噎為噎唆,指吞咽之時梗塞不暢;隔為格拒,指飲食不下,或食人即吐。本組患者均為脾胃氣虛型,臨床表現可見神疲乏力,面色蒼白,形寒氣短,泛吐清涎,胃納較差,夜寐尚可,大便塘薄,舌淡苔薄白,脈細軟無力。
以上就是對食管良性病變的診斷標準的相關介紹,希望您看過之后能有所幫助。食管良性病變的早期診斷十分重要,目前重點是針對食管良性病變高危人群進行篩查,以期發現早期食管良性病變。高危人群包括年齡大于50歲,居于食管良性病變高發區或有食管良性病變家族史,有吞咽不適癥狀者。對這些人群,進行定期檢查,包括食道拉網涂片細胞學檢查,X線食道吞鋇檢查,食道鏡檢查,血清TSGF(腫瘤特異性生長因子) 等。早發現早治療,才會有最好的康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