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的小李每星期都要去理發店做頭發。洗好頭發后,洗頭工一般會給顧客提供”掏耳朵”服務。躺在椅子上,半瞇眼睛,享受耳朵傳來癢癢的感覺,小李也十分享受。春節前夕,她到常去的那家理發店洗頭,跟往常一樣,洗頭工給她“掏耳朵”。
“那名洗頭工感覺不是很熟練,她用棉花棒掏時,右耳朵感覺到一陣劇烈的疼痛。”小李說,右耳朵很痛,還伴有耳鳴聲。她趕緊到醫院檢查,市中醫院的陳幗燕醫師診斷其為鼓膜穿孔。
進行了一系列治療后,小李的聽力有所回轉,但右耳朵聽力明顯下降。直到現在,她還在跟理發店方面打官司,官司雖然還在繼續,但小李聽力的傷害卻永遠留了下來。
外傷導致聽力下降增多
“近些年,我接診的因在理發店掏耳朵導致聽力下降的病例明顯增多。”市中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陳幗燕醫師介紹說,“掏耳朵”對聽力傷害非常明顯,她曾經接診過因掏耳朵方法不對,導致患者外耳道皮膚損傷,出血;掏耳工具未經消毒,耳朵真菌感染;還有耳朵侵入病毒、細菌等,導致外耳道長腫瘤。
掏耳朵外力損傷、放鞭炮時壓力變化等,都有可能導致鼓膜損傷。陳醫師說,每年春節后,會有不少病人因為鞭炮的瞬時噪音導致聽力下降。她提醒,放鞭炮時的巨大響聲可能導致爆震性耳聾,市民放鞭炮時務必要保護好耳朵,可以戴上耳罩或用手捂住。
這些行為都會影響聽力
“我曾經接觸到一名初中生患者,每天用MP3聽1個多小時的英語,兩年后,他的中高頻聽力出現了中度障礙。”陳醫師表示,聽MP3,煲電話粥、待在KTV包廂等嘈雜環境下,這些長時間的刺激會引發耳朵疲勞,產生耳鳴,最嚴重的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聽力下降。
放鞭炮、游泳跳水、小孩感冒等都有可能導致聽力下降。陳醫師分析,耳朵與咽喉之間有咽鼓管相連,小孩的咽鼓管較大人粗、短、直,一旦發生感冒,病毒、細菌很容易侵入耳朵,造成各種中耳炎,導致聽力下降。
專家提醒市民:不要常去理發店、洗浴中心等場所掏耳朵,同時在坐飛機、放鞭炮等時,要注意保護耳朵,比如在飛機起飛降落時,可在嘴巴里含些東西,保持耳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