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臟的激動起源于竇房結,按一定順序及時間依次下傳至心房,房室結,房室束,雙側束支及心室,引起房室的激動。當激動的產生或傳導異常,或兩者伴隨發生異常改變,就引起心律紊亂(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見于小兒各年齡組。
心律失常多發于心臟本身的疾患。如某些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瓣膜病,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臟外起因引起的心律失常,通常于電介質紊亂,藥物反應及中毒。年長兒常因情緒激動或在青春前期由于植物神經系統不穩定引起心律紊亂。小兒心律失常還往往找不到起因,新生兒及嬰兒的過早搏動及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可隨年齡的成長而自愈。
竇性心律失常
凡心臟激動起源于竇房結的心律,統稱為竇性心律。一般健康人的心律應該是竇性心率。竇性心律失常指激動雖起源于竇房結,但其速率或節律有變異者。
正常竇性心律的頻率范圍:新生兒110-150次/分,2歲左右85-125次/分,4歲左右75-115次/分,6歲左右65-105次/分,8歲左右60-100次/分。
1.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律頻率超過正常范圍上限,稱竇性心動過速。
病因:運動,興奮,哭叫,發熱,精神緊張,貧血等。年齡越慎重率越快。
治療:主要是去除起因,對癥處理。
2.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的頻率低于正常范圍的下限。
病因:(1)功能性:見于新生兒生后數日內,長期鍛煉的運動員等。(2)病理性:顱內高壓,急性腎炎高血壓等。持續性心動過緩可能有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病竇綜合癥。
治療:首先是去除病因。長期持續性心動過緩要定期隨訪。
3.竇性心律不齊:指竇房結發出沖動不勻齊,以致節律快慢不等。為小兒心律失常中最通常的一種。
病因:竇性心律不齊大部分為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即吸氣末心率增快,呼氣末心率減慢。是小兒時期通常的生理現象。
治療:本癥不需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