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乳腺癌發病率呈現明顯上升的趨勢,關鍵在于早發現、早治療,隨著現代醫藥科技的發展,約90%的乳腺癌患者都能生存。但是在診斷之前需要與乳腺增生、急性乳腺炎、乳腺惡性淋巴瘤、乳腺導管擴張等類似疾病進行鑒別,以避免誤診的發生。
診斷乳腺癌需鑒別的疾病
1、乳腺結核
是由結核桿菌所致乳腺組織的慢性炎癥,局部表現為乳房內腫塊,腫塊質硬偏韌,部分區域可有囊性感。腫塊邊界有時不清楚,活動度可受限,可有疼痛,但無周期性。
2、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主要表現為乳腺組織增厚,稍晚則可觸到大小不等的結節,與皮膚和乳腺后方均無粘連,一般月經前明顯,月經來潮后即可緩解或解除。
3、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常見于分泌性乳房,特別是初產后3~4周,但乳腺皮膚無橘皮樣改變,無衛星結節。乳腺腫塊很少占據全乳,半數以上有囊性感,消炎治療有效。
4、乳腺囊性增生
乳腺囊性增生多表現為乳腺腺體呈片狀增厚,質韌,邊界常不清,可有輕觸痛。多數患者可有乳房脹痛,且疼痛規律和月經有明顯關系,其特點是月經前乳房脹痛明顯,經期后可緩解。該病有一定的惡變機會,應盡早行手術切除。通過病理檢查可以進行鑒別。
5、乳腺惡性淋巴瘤
表現為迅速增大的腫塊,有時可占據整個乳房,腫塊呈巨塊或結節狀、分葉狀,邊界清楚,質堅,有彈性,與皮膚及乳房等無粘連。
6、乳腺導管擴張
乳腺導管擴張主要表現為乳房疼痛,乳頭溢液,乳頭可內陷,乳頭溢液多為漿液性或膿性,有大量的炎細胞。
7、乳腺脂肪壞死
乳腺脂肪壞死缺乏特征性臨床表現,腫塊一般較硬,形態不規則,與乳腺癌表現極為相似。
8、慢性乳腺炎及膿腫
常有膿腫形成,觸之為腫塊,邊緣不清,呈囊性感,可有輕壓痛,與周圍組織有輕度粘連感。
9、漿細胞性乳腺炎
60%以上漿細胞性乳腺炎呈急性炎癥表現,腫塊大時皮膚可呈橘皮樣改變。40%的病人開始即為慢性炎癥,表現為乳暈旁腫塊,邊界不清,可有皮膚粘連和乳頭凹陷。
10、乳腺纖維素瘤
乳腺纖維素瘤是青年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其主要癥狀為腫物邊界清,有完整的包膜,表面光滑,活動度大,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可多發等,從青年乳腺癌腫塊邊界不清、表現不平、質硬,相對活動度差等癥狀不難鑒別。
11、積乳癥
由于青年女性大多有哺乳史,因此可能會由于乳管阻塞或其他原而造成乳汁排出障礙,形成積乳。合并感染、纖維化的積乳可形成腫塊,與乳腺癌有相似之處,如邊界不清,活動差。通過仔細詢問病史,根據有無乳管阻塞及急性乳腺炎病史以及B超檢查來進行相互鑒別。
溫馨提示
加強運動可以使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減少排卵次數。尤其是使能生成雌激素的腹部脂肪積聚減少,讓免疫系統功能處于良好狀態。專家指出,每周平均進行4小時的體育鍛煉,患乳腺癌的危險性要減少60%。
參考文獻
《醫學影像診斷學》《乳腺病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