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婦女合并肝炎者較常見。妊娠以后,由于胎兒發育的需要,孕婦肝內糖原代謝增強,肝臟負擔加重,比常人更容易傳染病毒性肝炎。據調查,孕婦合并病毒性肝炎是非孕婦的6倍,而合并嚴重的爆發性肝炎則為非孕婦的66倍。孕婦合并病毒性肝炎時的死亡率為12%,而非孕婦僅為0.57%。同時,孕婦患病毒性肝炎還極有可能將病毒傳染給胎兒。
肝炎對妊娠有何影響
妊娠早期發生病毒性肝炎,可使妊娠反應,如惡心、嘔吐等癥狀加重;妊娠晚期發生病毒性肝炎,較易發生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娠期病毒性肝炎子代感染率為25%至40.36%。據調查,第一孕季,母體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其子代受感染率為10%,第二孕季則為76%。患病毒性肝炎的孕婦,病情嚴重者胎兒的預后較差,流產、早產、死胎及新生兒的死亡率明顯增加。
妊娠對肝炎有何影響
妊娠婦女是肝炎的易感者,并且一旦患了肝炎后病情也較重。分娩過程的體力消耗、損傷和出血引起的缺氧和代謝障礙,可促使病變的肝組織發生壞死。大量資料證實,妊娠顯然對病毒性肝炎有不良的影響,尤其是妊娠后期,黃疸性肝炎發展為急性或亞急性黃色肝委瑣比非孕期多,病死率增多。主要的死亡原因是肝昏迷、產后出血性休克和上消化道出血等。有人認為,孕婦病毒性肝炎更容易轉變為慢性肝炎。
孕婦得了肝炎如何處理
肝炎急性期應臥床休息,飲食宜清淡,必要時靜脈輸液,以保證液體和熱量的攝入。禁止使用對肝功能有損害的藥物,如抗結核病藥物中的異煙肼、利福平,對氨基水楊酸鈉,精神病用藥中的氯丙嗪、安定,抗菌藥物中的四環素、磺胺等。不能飲含有酒精的飲料,更不能隨意飲酒。要注意補充維生素B1、B6、B12、C、K等,維生素C呢功能促進肝細胞修復,改善肝功能。
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是否需要終止妊娠,意見尚不統一。有人認為進行終止妊娠手術會加重肝臟負擔,使病情惡化。有人認為妊娠十二周以前,應在積極治療肝炎的同時,實行人工流產術為宜。中、晚期妊娠合并肝炎患者,手術引產危害較大,一般不宜終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