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血壓的測量
1、 測量血壓時患者應當取坐位,并保持上臂與心臟處于同一水平。
妊娠高血壓的診斷與分類
2、 選擇型號合適的袖帶(袖帶的長度應該是上臂圍的1.5倍)。
3、 Korotkoff氏第V音即提示舒張壓。
4、 如果一側手臂測出的血壓始終較高,應當固定這側手臂測量血壓。
5、 子癇前期患者可以使用水銀血壓計、有標準刻度的無水銀血壓計、或校正過的自動血壓計測量血壓。
6、 子癇前期時用自動血壓計測量的血壓值可能偏低,最好同時對照水銀血壓計或無水銀血壓計的測定值。
7、 動態血壓檢測(24小時家庭測量)可以檢測單發性診所(白大衣)高血壓。
8、 如果患者打算在家監測血壓,應當告知其正確的血壓測量方法。
建議:高血壓的診斷:
1、 高血壓的診斷應根據辦公室或在醫院血壓的測量值。
2、 妊娠期高血壓的定義是,相同手臂至少測量二次的平均舒張壓≥90mmHg。
3、 收縮壓≥140mmHg的孕婦,應密切隨訪其舒張壓有無增高趨勢。
4、 重度高血壓定義為收縮壓≥160mmHg或舒張壓≥110mmHg。
5、 對于非重度高血壓,診斷前應有持續血壓測量值的記錄。
6、 對于重度高血壓,應該間隔15分鐘重復測量方可確認診斷。
7、 單發性診所高血壓定義為:在醫療場所測定的舒張壓≥90mmHg,而家中自測血壓<135/85mmHg。
建議:蛋白尿的測定:
1、 所有懷孕婦女都應檢測尿蛋白。
2、 在子癇前期低風險人群中,可用尿試紙篩查蛋白尿。
3、 如果疑診子癇前期,無論高血壓孕婦出現血壓進行性上升還是血壓正常,都應該進行更多明確蛋白尿的診斷性檢查:如尿蛋白:肌酐比值或24小時尿蛋白測定。
建議:顯著蛋白尿的臨床診斷:
1、 當尿試紙滴定蛋白尿≥2+時應強烈懷疑蛋白尿。
2、 蛋白尿定義為24小時尿定量≥0.3g/日或在一次隨機抽樣的尿液樣本中尿肌酐≥30mg/mmol。
3、 有關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用以診斷尿蛋白的準確性尚無足夠的研究信息。
建議: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分類:
1、 根據不同的診斷和治療因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分為孕前存在或妊娠期。
2、 必須明確是否存在子癇前期,因為子癇前期與更多的不良孕產婦和圍產兒結局緊密關聯。
3、 既往有高血壓病史的婦女,子癇前期的定義為:頑固性高血壓、蛋白尿新出現或加劇、或伴有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其他不良情況。
4、 妊娠期高血壓婦女,子癇前期定義為:新近發生的蛋白尿、或伴有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其他不良情況。
5、 重度子癇前期定義為:妊娠34周前發生的子癇前期,伴有嚴重蛋白尿、或其他一個以及一個以上的不良情況。
6、 應該放棄妊高癥(PIH)這一術語,因為在臨床實踐中它的定義模糊不清。
建議: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分類的研究
1、 對于以前有高血壓的婦女,如果沒有既往病史的記錄,在妊娠早期就應該進行血清肌酐、血清鉀、及尿液常規檢查。
2、 在以前有高血壓疾病史的婦女中,是否還需進行其他基本實驗室檢查,取決于醫務人員對于病情嚴重程度的其他考慮。
3、 對于疑診子癇前期的孕婦,應該進行相關實驗室檢查。
4、 即使初次檢查沒有異常,如果懷疑有子癇前期的發生風險(例如,孕產婦和/或胎兒病情發生了改變)時,建議重復行實驗室檢查。
5、 對于高血壓孕婦進行多普勒子宮動脈流速測定,可以支持高血壓、蛋白尿和/或不利情況的胎盤性起源的觀點。
6、 多普勒臍動脈血流測定也可以支持胎盤源性的宮內胎兒生長受限。
第二章 : 子癇前期的預測、預防和預后
建議:子癇前期的預測
1、 在初次產前檢查時,應對子癇前期的高危婦女提供產科咨詢。
2、 對子癇前期的高危婦女應該通過多種臨床和實驗室方法進行風險分級。
建議:低危孕婦子癇前期和并發癥的預防
膳食攝鈣不足的婦女(<600毫克/天)建議補鈣(每天至少口服1克)。
推薦以下有利于妊娠的方法:戒酒以減少酒精對胎兒的影響,運動保持體形,圍受孕期服用含有葉酸的復合維生素來預防神經管的缺陷,戒煙預防低出生體重兒和早產。
以下方法可能有用:圍受孕期服用含有葉酸的復合維生素或運動。
不推薦以下方法來預防子癇前期,但是可能可以預防其他孕期并發癥:補充前列腺素的前體,或補充鎂或鋅。
不推薦以下方法:孕期限制食鹽,超重的婦女孕期限制卡路里的攝入,小劑量阿司匹林,補充維生素C和E,或噻嗪類利尿劑。
以下方法的推薦證據尚不充足:有利于心臟健康的飲食,減少工作量或壓力,補充含/不含葉酸的鐵劑或維生素B6。
建議:高危孕婦子癇前期及其并發癥的預防
鈣劑攝入少的婦女推薦補充小劑量的阿司匹林和鈣,同時推薦以下已經證實有效的方法(在子癇前期低危婦女中已討論):戒酒、圍受孕期服用含葉酸的復合維生素和戒煙。
從孕前后從診斷妊娠起開始(小于妊娠16周前),睡前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75-100mg/日),直至分娩。
以下幾點可能有益:避免孕期體重增加過快,在妊娠晚期增加在家休息的時間,減少工作量和壓力。
不推薦以下方法來預防子癇前期,雖然可能預防其他孕期并發癥:前列腺素前體和補充鎂。
不推薦以下方法:超重婦女孕期限制熱卡攝入,肥胖婦女孕期限制體重增加,使用降血壓藥物預防子癇前期,補充維生素C和E。
目前還沒有足夠證據證明以下建議的有效性:孕期限制食鹽攝入、對心臟健康的飲食;運動;肝素,即使應用于有血栓形成傾向的和/或子癇前期史的婦女;硒;大蒜;鋅、維生素B6、鐵劑、或者含有/不含有微量元素的復合維生素。
建議:子癇前期(母胎的預后)
無論在產前還是產后建議連續監測產婦的健康狀態。
產前監測的頻率至少每周一次,產后第一個三天內至少訪視一次。
建議:連續監測胎兒健康狀態
產前胎兒的監測必須包括多普勒臍動脈血流動力學測定。
妊娠34孕周前出現妊娠期高血壓的,即使沒有出現尿蛋白或者其他不良表現,也應該密切監測母胎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