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合并高血壓病是常見的臨床情況,也是母親及胎兒治病及致死率的重要原因。血壓的變化在妊娠期的頭三個月可能有所下降,這主要與體內前列環素及NO的分泌增多有關,主要影響舒張壓,可降低10mmHg,大約到妊娠22-24周時血壓降到最低點,此后血壓開始逐漸上升,直到孕前的血壓水平。分娩后,血壓立即降低,產后5天以后開始增加,即使整個孕期都保持血壓正常的女性也可能在產后出現一過性血壓增高,這反應了血管舒縮功能不的穩定。
孕期高血壓病一般分為慢性高血壓病、妊娠高血壓、先兆子癇。慢性高血壓病占孕期高血壓病的3-5%,確診要依賴孕前高血壓病病史,或者妊娠20周前血壓升高≥140/90mmHg。妊娠高血壓病一般出現于妊娠期的后半段,沒有明顯的蛋白尿及先兆子癇的特征,占孕期高血壓的6-7%,產后6周血壓大部分恢復正常。先兆子癇通常發生在妊娠20周以后,累及多個器官系統,可出現水腫、蛋白尿、頭痛、頭暈、眼花、惡性、腹痛、嘔吐等,一旦出現子癇,病人癥狀加重,可出現抽搐、意識障礙等,嚴重威脅病人的生命。因此孕期高血壓的控制對保障母親及胎兒的安全至關重要。目前臨床所用的降壓藥物種類較多,作用機制不同,有些降壓藥物對胎兒的安全性還存在爭議,臨床資料較少,因此在降壓藥的選擇上,醫生和病人家屬很難選擇,下面將就孕期高血壓病的降壓藥物治療進行闡述。
孕期高血壓明顯時必須給予控制,這主要是為了防止母體顱內出血的可能性。對于不嚴重的高血壓,在血壓什么水平需要起始降壓藥物還存在很多爭議,大部分醫師都是在收縮壓>140-170mmHg或者舒張壓>90-110mmHg時建議給予降壓藥物治療。當血壓嚴重升高,≥170/110mmHg時必須給予降壓處理。事實上,血壓應該控制在什么水平,目前也存在很多爭議,但一般認為血壓應該保持在平均動脈壓<125mmHg,如血壓150/100mmHg。血壓控制的太低可能會造成胎盤低灌注,影響胎兒的發育,因為胎盤血流不像大腦沒有自主調節功能。然而,目前還沒有更多的證據顯示,孕期高血壓病的藥物治療能預防先兆子癇的發生和發展,飲食改變及臥床休息也沒有顯示更多的母體及胎兒獲益。
所有的降壓藥物都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循環,有些已經證實,有些可能是推測。然而除了ACEI及ARB類藥物具有胎兒毒性外,其他常規應用的降壓藥物都沒有表明具有胎兒致畸性。降壓治療的目的就是讓孕婦繼續妊娠,胎兒安全發育成熟。
一線藥物:甲基多巴
甲基多巴是作用于中樞的降壓藥物,目前是孕期高血壓治療的首選藥物,在過去大量的隨機臨床試驗中,該藥被廣泛的評價,具有很好的安全記錄,長期應用與胎兒和新生兒疾病沒有必然的聯系。但是,一定要警惕該藥的鎮靜作用,這可能限制了該藥物的劑量調整,另外也有可能導致肝功轉氨酶的升高或者Coombs實驗陽性(盡管溶血性貧血不是很常見)。過去有過抑郁發作時的孕婦最好不要應用,因為有可能增加產后抑郁的危險。
二線藥物:硝苯地平及肼屈嗪等
這些藥物一般用于甲基多巴單藥治療不能有效控制血壓或者不能耐受時。
硝苯地平是常用的孕期高血壓治療藥物,在妊娠的任何時期都是安全的。然而,舌下含服最好不用,以避免母體突然低血壓和胎兒宮內窘迫,突然低血壓也有可能與聯合應用硫酸鎂有關,一定要高度重視。氨氯地平也可以用于孕期高血壓的控制,但安全資料較少。
肼屈嗪的應用在整個孕期都是安全的,僅有少數報道,應用肼屈嗪能使母親及新生兒出現狼瘡樣綜合征。除了口服制劑外,肼屈嗪也可以經脈應用以控制急性嚴重的高血壓。
三線藥物:α和β腎上腺受體阻斷劑、噻嗪類利尿劑。
過去,β-受體阻斷劑是一類重要的降壓藥物,但在孕期應用可能增加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尤其是阿替洛爾,常常被單獨列出,然而,最近的薈萃分析發現,胎兒宮內生長遲緩與降壓藥物應用似乎沒有相關性。但是,在妊娠的前半段盡可能避免應用β-受體阻斷劑,因為還是擔心胎兒生長受到限制,并且這類藥物一直作為孕期高血壓控制的三類藥物。經常選用的藥物有氧烯洛爾(心得平)及拉貝洛爾,孕期安全,而且經驗較多。哌唑嗪在孕期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經達到證實,多沙唑嗪似乎也是安全的,但臨床資料較少。
噻嗪類利尿劑在孕期不是很常用,這類藥物可能沒有胎兒致畸性,它的利尿作用能限制正常妊娠造成的血容量擴張,但臨床試驗沒有表明能影響胎兒的生長。產科醫生一直不愿意應用這類藥物,主要是擔心血容量減少后容易誘發先兆子癇。然而許多患有慢性高血壓病的孕婦在受孕前噻嗪類利尿劑反應良好,受孕后可能要換用其他藥物,如果先兆子癇出現加重,更應該撤藥。
孕期嚴重高血壓(>170/110mmHg)造成的致病率及致死率明顯增加,常常是繼發于嚴重的先兆子癇。由于循環血量濃縮,孕婦對降壓藥物比較敏感,有時候即使應用小劑量降壓藥物也有可能造成血壓的突然降低,在嚴重先兆子癇時,血壓控制并不能終止疾病的進展,僅有早期終止妊娠才能做到。然而,血壓控制能減少腦出血等并發癥的發生。有效控制血壓可能需要靜脈用藥,許多單位可能更傾向于肼屈嗪、拉貝洛爾靜脈應用及硝苯地平口服治療。肼屈嗪一定要補足液體量后應用,以免出現反射性心動過速及突發的低血壓,高危病人入院密切觀察監護,調整輸液量,謹慎應用降壓藥物,避免肺水腫、呼吸衰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