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積水,是指腦脊液過多聚積于腦室及蛛網膜下腔所引起的一種病癥。以腦室擴大、顱縫分離、頭圍異常增大為主要特征。
腦積水的病理改變為腦室系統逐漸擴大,第三腦室向下方隆起壓迫垂體及視神經交叉部,透明隔可穿破,腦實質變薄,以額葉處最明顯,甚至穿破側腦室與蛛網膜下腔相通。胼胝體、錐體束、基底節、四疊體、脈絡叢及腦干等處均可因長期受壓而萎縮。白質脫髓鞘變,神經軸受壓變形,膠質增生及神經細胞退行性變等。
腦積水的類型:
1、先天畸形
如中腦導水管狹窄、膈膜形成或閉鎖,室間孔閉鎖畸形(第四腦室正中孔或側空閉鎖),腦血管畸形,脊柱裂,小腦扁桃體下疝等。
2、感染
胎兒宮內感染如各種病毒、原蟲和梅毒螺旋體感染性腦膜炎未能及早控制,增生的纖維組織阻塞了腦脊液的循環孔道,或胎兒顱內炎癥也可使腦池、蛛網膜下腔和蛛網膜粒粘連閉塞。
3、出血
顱內出血后引起的纖維增生,產傷顱內出血吸收不良等。
4、腫瘤
可阻塞腦脊液循環的任何一部分,較多見于第四腦室附近,或脈絡叢乳頭狀瘤。
5、其他
某些遺傳性代謝病、圍產期及新生兒窒息、嚴重的維生素A缺乏等。
腦積水的治療種類:
(一)非手術治療:一般輕度腦積水應先試用非手術治療,以脫水療法和全身支持療法為主。
(1)應用利尿劑或脫水劑,如乙酰唑胺、雙氫克尿塞、速尿、甘露醇等。
(2)經前囪或腰椎反復穿刺放液。
(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對進行性腦積水,頭顱明顯增大,且大腦皮質厚度超過1cm者,可采取手術治療。
手術方式多采用腦脊液分流術。如腦室—心房分流術,腦室—矢狀竇分流術,腦室—腹腔分流術等。后一種術式安全,并發癥少,使用較多。所用分流管是一種帶有貯液囊、壓力閥裝置,并不透X線,以利于透視下檢查。術后注意防止發生并發癥,如凝血塊阻塞導管,心臟內血栓形成、心內膜炎、敗血癥等。
1、減少腦脊液分泌的手術:脈絡叢切除術后灼燒術,現已少用。
2、解除腦室梗阻病因手術:如大腦導水管形成術或擴張術,正中孔切開術及顱內占位病變摘除術等。
3、腦脊液分流術:手術目的是建立腦脊液循環通路,解除腦脊液的積蓄,兼用于交通性或非交通性腦積水。常用的分流術有側腦室-小腦延髓池分流術,第三腦室造瘺術,側腦室-腹腔、上矢狀竇、心房、頸外靜脈等分流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