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瘡性腎炎是由于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紅斑狼瘡引起的腎功能損害,同時伴有明顯腎臟損害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多見于中、青年女性。如何預防狼瘡性腎炎很多人不了解,以至于狼瘡性腎炎的患病率一直上升。下面是關于狼瘡性腎炎的具體預防方法,多注意日常的生活細節,對于預防狼瘡性腎炎很有效。
1、重視體質因素
系統性紅斑狼瘡近親發病率高達5%一12%,同卵孿生發病率高達69%,狼瘡患者親屬中其它自身免疫病如類風濕、皮肌炎、硬皮病、干燥癥及牛皮癬等發病率也高,黑人和亞洲后裔發病率高于白種人,這些均提示狼瘡受遺傳因素影響。而女性多發,患者睪丸酮水平偏低,則說明內分泌因素,尤其是雌激素在狼瘡患者體內的水平與狼瘡性腎炎的發病有關。因此,對于有自身免疫病發病基礎的紅斑狼瘡患者,包括親屬中有自身免疫病者,都應當高度警惕,一旦患病就應想到自身免疫病,一旦患上自身免疫病,則應積極治療,防止發生狼瘡性腎炎以致造成腎損害。
2、積極治療病毒感染
近年實驗研究發現,病毒感染可能與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生有關。因此,我們應積極治療各種病毒感染。尤其是對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這樣的"小病",決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風為百病之長",許多大病都是以傷風感冒為始發病因而危害人群的。
3、注意藥物毒性
與紅斑狼瘡有關的藥物有肼苯噠嗪、普魯卡因酰胺、異煙肼、甲基多巴、氯普嗎嗪及奎尼丁等,尤以前二者為常見。可能與藥物中肼、胺、巰基團有關。因此對于有狼瘡遺傳學基礎的紅斑狼瘡患者,應注意到這些藥物可能對紅斑狼瘡患者產生的毒性。
4、避免日光曝曬
紫外線照射加重狼瘡性腎炎病情較為常見。因為紫外線可使DNA轉化為胸腺嘧啶二聚體,而使抗原性增強,促使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生。因此,狼瘡性腎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在強烈的日光下長時間曝曬,以減少紫外線過度照射造成的腎損害。
5、預防狼瘡的復發
任何感染、日曬、化學藥物接觸或懷孕都可誘發狼瘡活動。女性患者在病情未控制前應避免妊娠。如必須妊娠時,也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6、注意防治并發癥
這一點往往被忽視。狼瘡性腎炎病人在治療過程很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如感染、心血管并發癥、股骨頭壞死等,重者可危及生命。減少并發癥的關鍵,關鍵在于合理使用抗狼瘡的藥物、定期隨訪及早發現和治療。在使用大劑量藥物治療時,應相對隔離,不去公共場所、注意氣候變化。出現發熱等感染癥狀時及時就診。
7、狼瘡性腎炎的飲食禁忌
(1)要控制飲食中的脂肪含量,也忌用油煎炸的食品。特別要減少攝入含脂肪高的肉類,如牛肉、羊肉、豬肉等,應供給高蛋白及低鹽飲食。蛋白質以及動物性優質蛋白質為主,如瘦肉、各種有鱗魚等,也可以用脫脂牛奶每日2次每次用250毫升,根據狼瘡性腎炎類型不同及臨床表現水腫、高血壓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的低鹽飲食,如腎病綜合征水腫者食鹽用量應低于每天3克。
(2)忌用海腥發物,少用苜蓿和豆類及含苯丙氨基酸等高的食物。忌用的海腥發物如海魚、海蝦、海蟄、牛肉、羊肉、豬頭肉、洋蔥、韭菜、香椿頭等。苜蓿及黃豆、蠶豆、赤豆等豆類中,因含L-刀豆氨酸,可使狼瘡性腎病惡化,故應限制或盡量避免食用。含苯丙氨酸、酪氨酸高的食物,如牛肉、未脫脂牛奶等,有使病情惡化的作用,故應盡量少用或控制使用,如牛肉每周用量應控制在100~150克以內,牛奶每天控制在100~125克以下。應食用含維生素A、B6、D、E豐富的食品。含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有魚肝油、奶類、鴨蛋等,含胡蘿卜素豐富的食物有胡蘿卜、玉米、紅薯、西紅柿、紅果、櫻桃、枇杷、李子、柑橘等。含維生素B6較多的食物有酵母、谷麥胚芽、玉米、谷麥、燕麥、米糠等。含維生素D較多的食物有乳制品、鴨蛋等。
(3)含維生素E豐富的食物 有麥胚、谷胚、植物油、魚肝油、肉蛋、奶及奶油、萵苣葉、柑橘等。根據中醫辨證類型不同,選用不同的食物。熱毒熾盛型,宜清熱養陰,可多吃清涼食物,如西瓜、白菊花、金銀花、薏苡仁、梨、藕、枸杞子、枸杞、馬蘭頭、芹菜、土豆、西紅柿、冬瓜、香蕉等。氣血(陰)兩虛型,宜行氣養血(陰),可吃溫補(陰血)的食物,如鴨肉、鴨蛋、甲魚、西洋參、黃芪、山藥、薏苡仁、白扁豆、核桃肉、黑芝麻、枸杞子、桂圓肉、大棗等。
溫馨提示:由于狼瘡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因此在控制狼瘡性腎炎活動的同時,應注意保護腎臟功能及其它重要臟器如心臟、肺或腦的治療和保護。戶外活動時面部可涂氯喹冷霜,穿長袖衣褲,戴寬邊帽,減少陽光照射,以免皮損加重。室內應有窗簾。做好口腔護理,可用4%蘇打水漱口以預防霉菌感染,已有口腔霉菌感染可口含制霉菌素50萬單位日三次,或用1~4%克霉唑溶液漱口,每日3~4次。對指、趾、鼻尖、耳垂等部位廣泛小動脈炎合并雷諾現象者,應注意保暖以免肢體末梢凍傷和壞死。
【參考文獻:《腎病調治與生活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