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出生前可能有提示宮內窘迫的病史,分娩時胎心可能增快或減慢,或第二產程延長,羊水被胎糞污染,出生時有窒息史,復蘇后仍有意識、肌張力、呼吸節律、反向等方面改變,甚至出現驚厥。
根據病史、臨床癥狀表現和實驗室檢查資料可以診斷。
一、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檢查
1.影像學診斷
可以提高診斷的準確率。
(1)頭顱B型超聲(B超)檢查 以嬰兒前囪為窗,作冠狀面和矢狀面扇形超聲檢查。可在床旁操作,無射線影響,還可多次追蹤檢查,優點較多。對腦水腫、腦實質病變和腦室增大顯示清楚。
(2)頭顱計算機掃描攝影(CT)檢查 作頭顱水平位橫斷面多層次攝片。對硬膜下少量出血和蛛網膜下出血的顯示較B超檢查清楚,因此CT和B超互補檢查可更提高診斷率。
2.腦電圖和腦電功率譜檢查
腦電圖可出現異常棘波,腦電功率圖可發現功率降低或錯位。
3.腦脊液檢查
為減少對患兒的擾動,應避免作腦脊液檢查,只有在需要排除化膿性腦膜炎時才作這項檢查。值得注意的是正常新生兒腦脊液可能有極少量紅細胞進入腦脊液,或因黃疸使腦脊液呈淡黃色。并不表示有顱出血。
4.血培養
有病原菌生成。
5.血常規
白細胞明顯增多,以中性多核細胞為主。但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腦膜炎時白細胞總數可正常或稍低,有明顯核左移現象,并有中毒顆粒出現。
6.皮膚瘀點涂片
流腦患者做此項檢查,可找到腦膜炎雙球菌。
二、與其他疾病的鑒別
此病需與中樞神經系統損傷,腦膜炎等疾病相鑒別。
兒童會因大腦炎導致顱內壓升高造成囟門突出(嬰兒頭頂骨未合縫的柔軟的地方)。開始的癥狀類似感冒,如發熱、頭痛和嘔吐,接下來嗜睡和頸部疼痛,特別是向前伸脖子時痛。小孩子經常因弓后背時感到疼痛。乙腦還會有暗紅色或淺紫色淤點布滿全身。結合病史可鑒別出是腦炎。
1.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腦部的損傷可以造成相應的區域所支配的功能受損,如誕妄、昏迷、失語、失讀、失寫、偏癱、偏身感覺消失等等癥狀,如損傷于腦干,可以造成人的腦神經支配的區域損傷,如面癱等等,如損傷了延髓呼吸中樞,人不能自主呼吸,便會死亡。
2.腦膜炎:
通常伴有細菌或病毒感染身體任何一部分的并發癥,比如耳部、竇或上呼吸道感染。細菌型腦膜炎是一種特別嚴重的疾病需及時治療。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在數小時內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的腦損傷。病毒型腦膜炎則比較嚴重但大多數人能完全恢復,少數遺留后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