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是一種發病比較突然的疾病,往往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發作,而且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還會出現許多的并發癥,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了解腦梗塞的預防和治療,把危害降到最低是當務之急。關于腦梗塞的預防和治療,我們采訪了北京德勝門腦病診療中心陳小華主任,希望可以幫助到腦梗塞患者們。
專家簡介:陳小華主任出身于醫學世家,清代陳氏宮廷醫術(陳修園和陳士鐸)第15代傳人,中國中醫醫學會會員。他充分繼承發揚了陳氏宮廷醫術,并將陳氏醫術“療病以治本為重”的思想進一步發揚。陳主任在30余年的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醫學、中藥學、針灸學等各個方面成績突出。近十年來,陳主任專攻腦梗塞的研究與治療,將陳氏宮廷醫術中的經脈穴位針與現代醫學相結合。陳小華主任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理念,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從醫期間陳主任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百姓信任的醫療專家、中華醫學科技獎、中醫事業貢獻獎、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主持人:什么是腦梗塞?
陳小華:腦梗塞是指腦部的動脈系統中(主要為頸內-大腦中動脈系統或椎-基底動脈系統兩個腦供血系統)的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動脈管腔狹窄、閉塞,導致該動脈供血區局部腦組織的壞死,臨床上表現為偏癱、偏身麻木、講話不清等突然發生的局源性神經功能缺損癥狀,舊稱腦血栓形成。該病為最常見的腦血管病,占腦血管病的70%,55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病率高,男性比女性高。
主持人:為什么老年人易患腦梗塞?病因有哪些?
陳小華:老年人腦梗塞的病因,根據栓子來源可以分為:
1.心源性
占60%~75%, 常見病因為慢性心房顫動,栓子主要來源是風濕性心瓣膜病、心內膜炎贅生物及附壁血栓脫落等,以及心肌梗死、心房粘液瘤、心臟手術、心臟導管、二尖瓣脫垂和鈣化,先天性房室間隔缺損(靜脈反常栓子)等。
2. 非心源性
如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肺靜脈血栓或凝塊、骨折或手術時脂肪栓和氣栓、血管內治療時血凝塊或血栓脫落等;頸動脈纖維肌肉發育不良(女性多見);肺感染、敗血癥、腎病綜合征的高凝狀態等可引起腦栓塞。
3. 來源不明
約30%的腦栓塞。
主持人:生活中老年人應該怎樣預防腦梗塞的發生?
陳小華:對于腦梗塞的預防應該從以下五點進行預防:
1、積極運動
適當的鍛煉可增加脂肪消耗、減少體內膽固醇沉積,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對預防肥胖、控制體重、調整血脂和降低血壓均有益處,是防治腦梗塞的積極措施。腦梗塞患者應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選擇,應進行適當適量的體育鍛煉及體力活動,以不感疲勞為度。不宜做劇烈運動,如快跑、登山等,可進行慢跑、散步、柔軟體操、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
2、控制體重
保持或減輕體重,使BMI維持在18.5-24.9kg/m2,腰圍<90cm。
3、戒煙限酒
香煙中含三千多種有害物質,煙中的尼古丁吸入人體內,能刺激植物神經,使血管痙攣,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血中膽固醇增加,從而加速動脈硬化。
4、合理飲食
注意多飲水;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多吃桃、橙、香蕉、菠菜、毛豆、甜薯、馬鈴薯等富含鉀的食物,可降低血壓,預防中風;缺鈣可促使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每天攝入1克以上的鈣,可使血壓降低;鎂與鈣的作用相似,應多吃粗糧、堅果、海藻等富含鎂的食物;多吃蔬菜、香蕉、薯類和纖維素多的食物;每天吃奶類、豆類或其制品;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肉皮、蹄和葷菜;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體重;吃清淡少鹽、少糖膳食,把食鹽量降至每天6克左右。
5、情緒穩定
樂觀、穩定的情緒,舒暢、平衡的心態不僅是預防心腦血管病的重要因素,也是實現長壽的關鍵和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