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胎瘤的發病年齡,小則是剛出生的新生兒,老則是九十多歲的老婦人。卵巢畸胎瘤一般容易發生在二三十歲的年輕女性身上,會隨著年齡逐漸長大。畸胎瘤并非從母體里帶來,而是一種隨時可能爆發的腫瘤。很多患者是由于缺乏對于疾病的認識而導致的,很多患者因為不知道如何診斷畸胎瘤,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關于畸胎瘤的診斷檢查方法。
畸胎瘤是卵巢腫瘤中最為常見的,占85%~97%,而且多為良性,占95%,惡變率為2%~4%。畸胎瘤的惡性傾向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呈上升趨勢。
卵巢畸胎瘤有兩大特性:一是雙側性常見;二是容易復發,復發率為2%。畸胎瘤以長在卵巢為主,但根據新聞報道,也曾發現在骶尾部、頭部、咽喉等部位的畸胎瘤。
1、X線診斷
Josephsen于1915年首先經放射線檢查確診該腫瘤后,目前已將該方法作為常規術前檢查。成熟畸胎瘤內因常有油脂樣物、牙及骨片等,故在腹部或盆腔X線攝片時可顯示一些特點,如骨片及牙陰影、囊內容鈣化影等。如囊內容物僅僅為皮脂物質及毛發,則表現為透光度減弱或呈現輪廓清晰的圓形或卵圓形陰影。研究表明,成熟畸胎瘤X線檢查時,41%~62%可顯示出以上協助診斷的特點,為避免與腸襻內氣體混淆,在攝片前應進行通便或洗腸。另外,還應與盆腔內X 線密度增加的病變進行鑒別,如子宮肌瘤、卵巢纖維瘤、輸尿管結石及鈣化淋巴結等。
2、超聲診斷
良性囊性畸胎瘤的超聲檢查(超聲檢查【譯】:是利用人體對超聲波的反射進行觀察,是用弱超聲波照射到身體上,將組織的反射波進行圖像化處理。)所見常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類囊型:多為圓形或橢圓形,囊壁較厚,多為單房,內為密集而反光強的光點,有時在內壁處可見一薄層液性區。
(2)囊內面團征:囊內出現一個或數個反光強的光團,多為圓形,也有不規則光塊,可黏貼于內壁,光團后方無回聲。
(3)囊內發團征:囊內可見一圓形光團,其上方呈月牙形反光強的回聲,其后方衰減并伴明顯聲影(為脂類物團塊包裹一團毛發構成)。
(4)囊內脂液分層征:上層為反光強、密集光點回聲,此為一層脂類物;下層常為清亮液,有時亦可見液內漂浮少量光點,兩層之間為脂液分層平面,較大的囊腫其液平面可隨體位變動而變化。
(5)復雜型:囊內結構復雜,可有光點、脂液分層、強光團、發團征及面團征等。
溫馨提示:畸胎瘤的術前準備是備皮以清潔皮膚、預防切口感染。術前用藥目的保證睡眠、誘導麻醉,增強麻醉效果,減少腺體分泌。胃腸道準備防止術中、術后嘔吐物誤吸,防止術中誤傷腸管,有利于手術順利進行,防止術后腹脹。
【參考文獻:《腫瘤影像與病理診斷》、《腫瘤并發癥鑒別診斷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