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泌尿結石是如何形成的?泌尿結石多見于成年人,相對而言,兒童患者較少,四歲以下的幼兒多見膀胱及尿道結石,一歲內嬰兒占三成。由于女孩尿道短而寬,遇有小結石易排出,所以膀胱尿道結石絕大多數發生于男孩。那么,小兒泌尿結石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請專家為你詳細講述。
專家指出,結石的形成于患兒外界環境及內在因素都有關系,如營養不良、維生素A缺乏、遺傳趨向、過量進食蛋白質、維生素C和食鹽過量等都易形成泌尿結石。有些患兒喜歡吃肉食,甚至到了食不可無肉的地步。有些孩子進食過多的巧克力等高熱量食物,喝水又少,易導致尿液濃縮、尿鈣或尿酸濃度升高,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結石。還有些家長隨意給孩子加不鈣片,導致孩子血鈣含量過高,尿中的鈣濃度也隨之上升,增加了患結石的風險。
孩子泌尿結石多有血尿發生,常在劇烈活動后出現。有時肉眼看不出血尿,只有在顯微鏡下才看到多數紅細胞。年齡大一點的孩子會訴說腰及腹股溝部位有疼痛,但嬰幼兒則表現為哭鬧,甚至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還有些孩子僅有低燒、食欲不振、消瘦、生長發育遲緩等表現,待到醫院檢查尿常規時才“真相大白”。
此外,沒有任何癥狀,孩子一般情況較好,家長沒有發現一場現場,只是B超發現孩子有結石,一般不用特殊治療,適當多喝水,多小便,一般二三天、最長二三周,結石都會排出體外,家長無需多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