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系統掌管著人體生理機能,一旦出現內分泌失調,則會導致整個人的生理系統放色素絮亂,引發各種內分泌疾病的發生,其中以月經不調,閉經、女性不孕最為多見。所以說內分泌失調是導致不排卵,引發無月經、月經稀發、功血等癥狀,甚至是不孕癥的主要因素。
1、西醫調理
對于內分泌的失調問題,西醫的指導原則當然是調節內分泌,使之重新達至平衡。針對不同的病因、癥狀及體質、嚴重程度,會有不同的應對方法。通常對激素分泌過多造成的功能亢進,以抑制、消減為原則,可以采取手術切除內分泌腫瘤,或用藥物抑制激素的分泌和合成;對激素分泌過少造成的失調,原則上是補充其不足,包括補充生理劑量激素,器官移植等。
2、促排卵治療
促排卵藥物種類繁多,通過不同機理產生效果。常用的促排卵藥物有克羅米酚、人類絕經期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生長激素、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這些yao物的使用應是慎重的,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如果應用不當,不但不能達到治療效果,有時還會導致多胎妊娠、流產,甚至發生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這是一種可以導致胸水、腹水,肝、腎功能損害的嚴重疾病)。
3、B超監測排卵
在應用促排卵藥后或自然周期中,最好采取B超檢測排卵。即在月經周期第8—10天開始,觀察優勢卵泡的出現和發育,一直到排卵時,卵泡直徑約20毫米—24毫米(正常范圍是14毫米—28毫米),每個人在不同的月經周期卵泡的最大直徑大多相同。卵泡直徑小于17毫米,則妊娠的可能性很小。同時超聲監測還可以清晰觀察子宮內膜的厚度和形態,對預測妊娠有一定的作用。
4、中醫調理
從中醫上來說,內分泌失調是陰虛的表現,是由氣血淤滯所造成。淤血滯留體內、脈絡受阻、外毒入侵人體、產后惡露不下等都可能會引致氣血淤滯。很多女性常見病,其實都是由于內分泌失調所引起。因此,治療這些病癥,要從調節內分泌入手,令氣血通暢,使精血滋養全身,促進血液循環,由內而外的全面調理。根據中醫的辨證施治原則,對功能亢進者應多注意養陰治療,而對于功能減退者往往表現有氣血兩虛、腎虛等,一般是給予補血益氣,補腎等治療,使情況得以改善。
溫馨提示: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調理好自己的內分泌系統,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預防有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各種疾病,如一些乳腺疾病、痛經、月經不調等。當感覺自己出現內分泌失調時,一定要到正規專業的醫院進行檢查。
【參考文獻:《生殖疾病診斷學》《不孕不育診治技術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