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骨腫瘤的發多發年齡段為10~15歲兒童,癥狀表現常見于患者四肢長骨干骺端,延誤治療可能造成是致命的危害,因此家長朋友一定要重視起來。遵循及時診斷、及時治療的原則,才有可能讓患兒盡早獲得康復,恢復正常生活。
小兒骨腫瘤的病理分析
根據腫瘤基質分化不同,病理上可分為成骨細胞型、成軟骨細胞型和成纖維細胞型。腫瘤多數生長于長骨干骺端,使其肥厚變形,常已侵襲或穿破骨皮質,在周圍軟組織形成腫塊。瘤組織呈魚肉狀,成骨型者為黃白色,質硬;成軟骨型者為灰蘭色,質韌;成纖維型者為暗紅或灰黃色,質軟,其間摻雜出血和壞死區。鏡下見梭形瘤細胞,核大、深染、有分裂象。細胞間有骨樣組織形成。成骨型以瘤骨為主,成軟骨型有較多瘤軟骨成分,成纖維型則以瘤細胞為主,骨樣組織較少。
小兒骨腫瘤病因不明,其發病一般與下列因素有關
1、骨骼的活躍生長。
2、病毒:實驗證明,動物的骨肉瘤與病毒感染有關,但對人類骨肉瘤尚未有確切的材料說明與病毒的關系。
3、遺傳: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Rb基因,位于染色體13q14,目前已知它是一種抑癌基因)突變或缺失的遺傳性視網膜母細胞瘤患者,發生骨肉瘤的危險性遠遠高于一般人。近年發現一些骨肉瘤患者也有Rb基因的突變。
4、良性骨疾患的惡變:如多發性骨軟骨瘤、骨Paget病、骨纖維結構不良等可惡變而發生骨肉瘤,亦稱為繼發性骨肉瘤。
5、放射線:實驗證明凡能在骨骼內積存的放射性物質均可誘發骨肉瘤;某些骨疾患如骨巨細胞瘤、動脈瘤性骨囊腫或骨外腫瘤如乳腺瘤、視網膜母細胞瘤等的局部放射線照射治療,偶爾可引起繼發性骨肉瘤。
溫馨提示
由于目前還沒有一種方法能讓我們輕松面對癌癥,所以對付它的最好方法就是預防。小兒骨腫瘤的預后與治療的早晚有密切關系,因此應注意發現早期病例,早診斷早治療,以提高五年生存率。切忌亂投醫,或聽信偏方神醫,否則,不僅保不住肢體,還耽誤了寶貴的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