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做關節(或肢體)運動
很多醫生在給孩子做完手術后,也會告訴家長:“以后讓孩子多鍛煉鍛煉”。但是,這太不夠了。負責的醫生會清楚地告訴家長多久后可以鍛煉,具體如何做康復運動,要注意哪些細節。
>>>>推薦閱讀:小兒骨傷治療要科學準確
家長希望能把康復做到最好,但是孩子一喊痛,家長馬上嚇得不敢動了,因為不了解手術具體是如何進行的,擔心用力過猛反而會給孩子帶來損傷。其實康復運動還是應該由有資質的康復師來進行才好,因為他們對身體的解剖結構非常熟悉。在國外,一位患者去做康復治療,先由醫生給他作檢查.確定應該鍛煉哪幾塊肌肉,開處方給康復師。康復師接到單子后,確定做哪幾個動作,像健美教練一樣,有目的地指導患者鍛煉。一周后做復查。康復治療應該是這樣開展的。但是因為我們國家醫療資源有限,我們遠遠不能做到這樣規范,患兒的康復更多地是依靠家長,因此,醫生和家長應該加強交流,使家長掌握正確的康復知識。 小兒骨科術后護理事項答疑
在家中,需要選擇正確的運動項目,如下蹲、騎自行車、游泳等對髖關節、膝關節的功能鍛煉效果都比較好。而且康復鍛煉貴在堅持,比如有的孩子膝蓋內收抬高的動作做不上去,這時多與手術醫生溝通,并堅持下去,遠期效果比近期好。
康復理療作用如何
熱療、理療等都是從放松肌肉、緩解緊張、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的角度來進行的。對于兒童骨科來講,應該主要依靠一種主動性的鍛煉,并不是僅靠熱敷、冷敷等手段就能夠解決的。當然,在有條件的情況,做些熱療、理療也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