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炎的癥狀由于病變的時期、年齡和個體的不同,癥狀多種多樣。在靜止期體溫正常,無明顯體征,幾乎沒有咳嗽,但在跑步和上樓時容易氣喘。在惡化期常伴有肺功能不全,出現發紺和呼吸困難,并由于肺活量和呼吸儲備減少及屏氣時間縮短等,引起過度通氣的外呼吸功能障礙。
慢性肺炎的病因:
1、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引起間質性肺炎,易演變為慢性肺炎,首都兒科研究所曾對103例腺病毒肺炎在病后1~5年隨訪,發現30.1%在X線檢查時呈現輕重不等的慢性肺炎和肺不張,個別患兒還有支氣管擴張,對13例麻疹并發腺病毒肺炎在病后2~3年隨訪,其中6例已成為慢性肺炎。
反復發生的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氣管炎:反復發生的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氣管炎以及慢性鼻竇炎均為慢性肺炎的誘因。深入支氣管的異物,特別是缺乏刺激性而不產生初期急性發熱的異物(如棗核等),可被忽視而長期存留在肺部,形成慢性肺炎。
2、營養不良,佝僂病,先天性心臟病或肺結核患兒發生肺炎時,易致病程遷延。
3、原發性或繼發性呼吸道纖毛形態及功能異常可致肺慢性炎癥。
炎癥病變可侵及各級支氣管,肺泡,間質組織和血管,特別在間質組織的炎癥,每次發作時都有所進展,使支氣管壁彈力纖維破壞,終因纖維化而致管腔狹窄,同時,由于分泌物堵塞管腔而發生肺不張,終致支氣管擴張,由于支氣管壁及肺泡間壁的破壞,空氣經過淋巴管散布,進入組織間隙,可形成間質性肺氣腫,局部血管及淋巴管也發生增生性炎癥,管壁增厚,管腔狹窄。
5、深入支氣管的異物,特別是缺乏刺激性而不產生初期急性發熱的異物(如棗核等),可被忽視而長期存留在肺部,形成慢性肺炎。
小兒慢性肺炎病因:
1、病毒感染:引起間質性肺炎,易演變為慢性肺炎。
2、誘因:反復發生的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氣管炎以及慢性鼻竇炎均為慢性肺炎的誘因。
3、營養性疾病:各種營養性疾病如營養不良、缺鐵性貧血、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等,因常合并有免疫功能減低而易發生肺部感染,且往往治療困難。維生素(如維生素A)缺乏、微量元素(鋅、鐵)等缺乏的患者易患肺炎且反復發作,不易控制。先天性心臟病或肺結核患兒發生肺炎時,易致病程遷延。
4、呼吸道異物:深入支氣管的異物,特別是缺乏刺激性而不產生初期急性發熱的異物(如棗核等),可被忽視而長期存留在肺部,形成慢性肺炎。
5、免疫缺陷:包括體液及細胞免疫缺陷,補體缺乏及白細胞吞噬功能缺陷,皆可致肺炎反復發作,最后變成慢性。
6、纖毛功能障礙:原發性或繼發性呼吸道纖毛形態及功能異常可致肺慢性炎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