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痹"、巴金森氏癥或柏金遜癥,多在60歲以后發病。主要表現為患者動作緩慢,手腳或身體其它部分的震顫,身體失去柔軟性,變得僵硬。帕金森病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50歲以后發病。那么帕金森的診斷依據有哪些?
(1)帕金森病的診斷之臨床表現:大部分帕金森氏病患者在60歲后發病,偶有20多歲發病者。起病多較隱襲,呈緩慢發展,逐漸加重。主要表現為:震顫(常為首發癥狀)、肌強直、運動遲緩、姿勢步態異常、口、咽、腭肌運動障礙。
(2)輔助檢查:帕金森病的診斷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可檢測到腦脊液和尿中HVA(高香草酸)含量降低。顱腦CT可有腦溝增寬、腦室擴大。
(3)排除腦炎、腦血管病、中毒、外傷等引發的帕金森氏綜合癥,帕金森病的診斷并與癔癥性、緊張性、老年性震顫相鑒別。
(4)其他自主神經癥狀:油脂面、便秘、出汗異常,口水過多、流涎。近半數患者有抑郁或睡眠障礙。帕金森病的診斷是約15%-30%的患者在疾病晚期發生癡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