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多在60歲以后發病。主要表現為患者動作緩慢,手腳或身體其它部分的震顫,身體失去柔軟性,變得僵硬。最早系統描述該病的是英國的內科醫生詹母·帕金森,當時還不知道該病應歸入哪一類疾病,稱該病為“震顫麻痹”。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見的神經變性疾病。
拳王阿里——拳擊手的顫抖
很多人最初認識帕金森這種疾病,是源于拳王阿里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的一次亮相。阿里曾被譽為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拳擊手。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開幕式上,當阿里出現在火炬臺上,他那擎住火炬的手臂卻在不住地抖顫,頭也不由自主地微顫,他當時并不是因為緊張,而是因為一種疾病——帕金森。阿里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行路搖擺不定和說話模糊不清,但他的女兒拉希德初時完全察覺不到阿里已經患上帕金森癥。時至今日,拉希德對帕金森癥的認識深入得多,撰寫了《我將扶持著你,不會讓你跌倒》,書中描述了帕金森癥的各種病癥,例如震顫、身體彎曲和腳步不穩。
她在書中這樣說到:端著一個盤子走路對一個普通人來說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但是對于一個帕金森病患者來說卻是莫大的挑戰。因為,帕金森病患者無時無刻不在忍受著震顫、四肢僵硬和運動障礙等病癥的困擾。阿里在序言中表示,帕金森癥奪去了他的生命中很多樂趣,但他深信終有一天會有機會治愈這個病,而且較佳的治療方法已經逐步顯現。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對帕金森患者很重要,藥物并非唯一控制病癥的方法,親人朋友的心理支持對帕金森病患者有著特殊的價值。
希特勒——被帕金森打敗的首領
他曾經無比強大,到達了一個無法超越的權利頂峰.整個歐洲都在他的腳下輾轉呻吟。他激越的口才,曾經就是德意志的興奮劑;他的那本《我的奮斗》,曾經就是屠殺所謂劣等種族的最高圣旨。當時德國整個民族對他的崇拜和瘋狂熱愛,到了一種無法用語言表述的狀態。在希特勒的人生中,有個很多人所不知曉的轉折點,同樣也是人類命運的轉折點:他患了帕金森癥。而在當時,得了這種病,無異于被宣判了死刑。這種死刑,是緩慢而痛苦的。尤其是對這位看似強大的帝國元首來說,更是蝕心蝕骨的痛楚。35年以前,他的演說都是富有激情的,各種手勢伴隨著他的聲調和表情,將天才的演講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而從那之后,他的左手就開始抖動,越來越少地出現在公眾面前,有時他甚至是用右手攥壓左手,或者左手放在腹前不動;種種跡象,都愈發體現了帕金森給這個元首帶來的巨大影響。帕金森讓他恐懼和無助,他就依賴藥物,來支持不堪重負的身體和神經,帕金森讓他恐懼和無助,他就依賴藥物,來支持不堪重負的身體和神經,他的最后幾次露面,其實是非常震撼人心的一幕:55歲的他,居然象個古稀老人一樣,蹣跚著,萎縮著,口齒也不復清晰。這個時候,他已經在帕金森的作用下,勉強活了10多年了。戰爭的勝負最終由其性質決定,非正義的戰爭必然會失敗。但毫無疑問,帕金森病在二戰中助了盟軍一臂之力。
凱瑟琳·赫本——最偉大的女演員遺憾止步于帕金森
KatharineHepburn(譯:凱瑟琳·赫本)),是一位美國電影女演員。她被認為是美國電影與戲劇界的標志性人物、好萊塢的傳奇:共獲得過4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現在的最高紀錄;12次奧斯卡獎提名(全部為女主角)——很長一段時間內亦是最多提名記錄的保持者(2003年梅麗爾·斯特里普獲得了她的第十三次提名,超過了赫本)。美國電影學會將赫本評為美國影視史上最偉大的女演員。凱瑟琳·赫本也因其的機敏風趣、舉止高雅、桀驁不遜,深受觀眾與影評人推崇。凱瑟琳·赫本因為罹患帕金森氏癥,近年來也已不再到好萊塢公眾場合露面。她還患有關節炎、肺炎等毛病。2003年美國當地時間6月29日下午2時50分,曾4度勇奪奧斯卡影后的好萊塢資深女星凱瑟琳·赫本在自己家中去世,享年96歲。
陳景潤——受困于醫學界的哥德巴赫謎題
1983年,51歲的著名數學家陳景潤被診斷患帕金森病。手抖得很厲害,已經不能在草稿紙上演算他為癡狂了一生的數學公式,隨著疾病的進展,他走路困難,眼睛不易睜開,手腳都在發抖,生活已是不能自理。自1993年10月開始,陳景潤就住進中關村醫院,在那里接受治療。帕金森氏綜合征被認為是醫學上的“哥德巴赫猜想”,當時在世界上尚沒有攻克它。北京各大醫院的醫生盡了最大的努力,替陳景潤治病。 1996年1月17日,陳景潤的病情開始惡化。1996年下午1時10分,陳景潤溘然去世。本來,他是中國數學界最有希望攀登哥德巴赫猜想(1+1)的頂峰的。而帕金森氏綜合征帶來的一系列影響,最終還是讓他止步了
鄧小平——領袖的遺憾
保健醫生在回憶小平同志時說,小平同志的健康狀況一直都很不錯,他的心臟健康,肝脾也好,沒有老年人常見的糖尿病或者前列腺炎,致命的問題發生在神經系統,這在醫學上叫做“帕金森綜合癥”,是一種沒有辦法根治的疾病。1994年之后,小平同志由于帕金森病所帶來的顫抖,僵直和行動遲緩,再也不肯在新聞場合露面。在疾病晚期,帕金森病影響他咳嗽,影響他吃東西,后來只能吞咽,也影響他活動。他患帕金森癥的時間長,治了十幾年,到后來情況越來越差,再后來就是呼吸的問題了。1997年2月19日,一代偉人鄧小平終因在患帕金森病晚期,并發肺部感染,呼吸循環功能衰竭,搶救無效而離開人世,享年93歲。由于帕金森病的折磨,他始終沒有能夠等到1997年7月的香港回歸,始終沒有踏上回歸后的那片土地。這也許是一代領袖最后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