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疥瘡是一種很難治愈的疾病,疥瘡的種類不盡相同,生活中疥瘡患者一定要格外關注疥瘡癥狀,及時發現疥瘡,及時進行治療。避免疥瘡疾病的惡化,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一、診斷
(1)季節:在冬季、秋季發病率高,并在人群相對集中處流行,有直接傳染和間接傳染史。
(2)部位:首先在指縫、腕屈側部、肘內、腋窩、腹部、大腿內側、腹股溝、臀部、男性陰囊部、女性乳房下部位。一般不發生在頭面部。
(3)皮損:皮損為針頭大小的微紅色的丘疹和小水皰,散在分布,皮損與皮損間有疥蟲隧道,這是本病的持有皮損形態,隧道大約5~15毫米,線形彎曲,微隆起,色灰白,淺黑或正常膚色,盲端者又稱為疥蝎子點,為疥蟲隱居之處。同時患者身上可出現紅色針尖大小的丘疹,數目不一,疏密不等。
而疥蟲、蟲卵及其毒汁又可引起皮膚上發生針尖至粟粒大小水皰,常為皮色或淡紅色,皰液少,壁稍厚,抓破后可流水糜爛。常因搔抓而繼發感染發生膿皰瘡,部分患者陰莖、陰囊處可發生結節損害。
二、鑒別診斷
(1)皮膚瘙癢癥:初起皮膚正常,好發于四肢伸側,重者可致全身,自感瘙癢,抓后出現抓痕及血痂。
(2)丘疹性蕁麻疹:多見于兒童,春秋季節發病多見,皮疹表現為紅斑與風團、皮疹呈梭形,頂部有小丘疹或小水皰,好發于軀干和四肢,自黨瘙癢,容易復發。
三、檢查方法
1、針挑法:本法適用于皮損為隧道或水皰。首先要仔細觀察隧道,然后于盲端處找出淡黃色蟲點。用消毒針頭從側旁刺入,在其底部把蟲體挑出,置于載物玻片上用放大鏡或顯微鏡檢查。若水皰者,多在皰邊緣處可找到蟲點,按上面方法把它挑出進行檢查。
2、皮膚刮片法:挑選早期丘疹,滴少許石蠟油或普通鏡油于皮損上,后用外科刀在皮損表面稍為使勁刮數下,直至油內出現小血點為度,最后移放到油載玻片上實施鏡檢。
3、鏡檢法:在待查皮損上加一滴礦物油或普通鏡油,以45度角入射強光源(高壓汞燈),隨后可在低倍鏡下直接觀察檢查。
4、濾過性紫外線燈檢查:先于隧道皮損處涂0.1%四環素液,干后用蒸餾水棉球拭凈,然后再放在燈下照射,如隧道內呈亮綠色熒光則陽性。
了解疾病的診斷依據,有利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了解自己所患的病情,更利于我們及時掌握疾病的最佳救治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