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還有一種肝病也越來越多——脂肪肝。脂肪物質攝入過多,超過身體的生理需要,便在肝臟當中積累起來。糖類的物質,包括我們吃的米飯、面條和饅頭之類吃得過多,又缺少運動,這些糖類物質也可以在肝臟中演化為脂肪堆積起來。如果這些脂肪物質進入到肝細胞中去,便可使肝功能受到損傷。轉氨酶、轉肽酶都會升高。如果不能糾正,便有可能發展為肝硬化。脂肪肝如今已經成了經濟較為發達地區人士的常見病了。
防治四要點
肝臟病能不能預防呢?能!常見的肝臟病都能預防,而且預防的效果很好。
1、疫苗
先說傳染性肝炎的預防。既然它是一種病毒性傳染病,就和其他一些病毒性疾病一樣,能通過注射疫苗來預防。目前已經正式使用的肝炎疫苗為甲型肝炎與乙型肝炎的疫苗。
乙肝疫苗在我國已經列入兒童計劃免疫的內容之中,嬰兒出生后的當天、1個月及1年內各注射一支乙肝疫苗,能使孩子獲得對乙型肝炎的免疫力,可以免受乙型肝炎的傳染。乙肝疫苗在我國許多地區已經使用了近10年,目前已經看到10歲以下的孩子很少患乙型肝炎了。丁型肝炎是繼乙型肝炎后跟上來的肝炎,所以預防了乙型肝炎便也就預防了丁型肝炎。甲型肝炎的疫苗這些年來也在逐步推廣中,肯定有預防甲型肝炎的作用。
2、戒酒
要保肝啊,生活里一定要戒酒。有人說,酒精有擴張血管的作用,能活血啊?這話不錯。可是我要說,酒精百分之一百是肝毒性物質,少飲些不過是少些毒性罷了,毒性作用還是有的。如果長期大量飲酒則必定難逃肝病的厄運。我國經濟日益發展,人際交往頻繁,但很遺憾的是喝酒成了交際的重要手段,而且各地都有各地的“酒文化”。所謂酒文化其實也就是強人喝酒的辦法罷了。常常聽說“寧愿胃上長個洞,不要感情有條縫,干杯”。我說,胃上是不一定長個洞,但肝臟肯定中了毒!嘴上“干、干”的叫得越歡,你的肝啊,就越受罪。
3、限脂
脂肪肝是近年來明顯增多的肝臟病,常與肥胖癥、糖尿病共存。要遠離脂肪肝,應從調節飲食入手。控制脂肪飲食當然是必需的,還要指出的是糖類食品,飲食的總量也應該控制,包括米飯面條。過多的糖類食品在人體內也能演變為脂肪。預防脂肪肝還要提倡運動,運動可以消耗掉體內多余的脂肪,甚至已經患了脂肪肝的人,隨著飲食控制、堅持體育鍛煉,適當進行一些慢步跑、快步走、騎自行車、上下樓梯、游泳等運動后,能消耗體內熱量,控制體重增長。而肥胖減輕之后,肝臟中的脂肪也會隨之消退,肝功能恢復正常,而無需藥物治療。
4、清潔
甲型肝炎與戊型肝炎經消化道傳染,預防的方法主要是:注意飲食衛生。飯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仍是基本的預防措施。生食小水產有傳染甲型或戊型肝炎的可能,最好不吃,十多年前上海地區曾經有數十萬人因進食未經煮熟的毛蚶而染上甲型肝炎的事件至今令人記憶猶新。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經血液傳染,所以應該盡量避免輸血和應用血液制品,如白蛋白、球蛋白等等,盡量少注射藥物,如需注射,應用“一次性”注射器。一切醫療操作都應強調消毒處理。在家庭生活中,如果家庭成員中有乙肝或丙肝病毒的感染者也應注意避免血液的接觸。
至于一些影響肝臟的寄生蟲病如肝吸蟲病、血吸蟲病等,除血吸蟲病外,皆屬“病從口入”之病,只要把住飲食衛生一關,便可以預防。
進補須慎之又慎
肝病患者進補一定要慎之又慎。為什么?肝病多有濕熱、淤滯等癥,一般是忌用滋補品的,對于少數病情持續較久的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炎恢復期病人,可以適當選用一些,不過進補要注意以下三點:
1、并非人人適宜進補
急性肝炎急性期、慢性肝炎活動期和肝硬化活動期的病人則一般不宜用營養滋補品。其他肝炎病人進補方法和藥物要因人而異,要以中醫的辨證施治為原則。花粉、沙棘、刺梨和獼猴桃等作為天然的營養物,也可作為肝炎病人的保健品,但不宜多吃。
2、要防止過多地服用補藥
由于補藥多為中成藥,不少人認為沒有什么副作用,習慣于自選自用。要知道,肝臟是人體中最大的代謝器官,多種藥物都必須在肝臟內分解、轉化。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故此,服用補藥要聽從醫師指導,以免增加肝內代謝的負擔而傷肝。
3、進補期間,應避免暴飲暴食、飲酒、偏食、挑食、過食生冷等
另外,有時為了治療上的需要,又要用其它中西藥物,則要注意補藥能否與這些中西藥合用,如果難以掌握,則宜將服補藥和其它中西藥的時間錯開1~2小時,避免發生配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