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腦萎縮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但是這種疾病患者仍然并不十分了解,不少人在面對腦萎縮的病癥時,對于如何有效檢查腦萎縮的問題很是關心。腦萎縮專家指出,目前臨床上用于檢查腦萎縮的方法有很多,其檢查結果都是非常準確的,因此不用過于擔心,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講解下。
腦萎縮的檢查:
1、肌電圖和神經電生理檢查,有鑒別診斷意義。
2、血、尿酒精濃度的測定,具有診斷及中毒程度評估意義。
3、腦脊液檢查,有鑒別診斷意義。
4、心電圖、腦電圖(腦電圖【譯】是通過電極記錄下來的腦細胞群的自發性、節律性電活動。EEG是癲癇診斷和治療中最重要的一項檢查工具,盡管高分辨率的解剖和功能影像學在不斷的發展,但在癲癇的診治中EEG始終是其他檢測方法所不可替代)、腦CT或MRI檢查,有診斷與鑒別意義。
5、其他血液檢查,包括血生化、肝功、腎功、出凝血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等。
腦萎縮對大腦的危害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非膽堿能系統的功能失調:由于膽堿能系統失調不能解釋腦萎縮的全部癥狀,進一步研究發現,大腦的其他神經化學遞質也有異常,患者會表現為記憶力下降、行走不便等癥狀。
二、中樞信息傳遞系統失常:腦萎縮患病期中樞神經系統不能正常工作,影響正常神經元的信息傳遞,致使一些分子較大的有效成分無法發揮作用。因此,為了保證治療效果,選擇治療時一定要選擇小分子結構的,可以修復血腦屏障,能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的有效成分進行治療,才能發揮有效作用,提早康復。
三、神經營養因子障礙:神經營養因子種類繁多,作用是保護腦神經元免受損害及具有修復作用。但是腦萎縮患者這些因子受體隨膽堿能神經元的死亡而喪失。所以患者會出現:胡言亂語、行為反常、不知饑飽、失意等癥狀。因此,如果想解決這些癥狀,首先要為大腦補充足夠的神經再生因子,修復、激活神經因子再生,才能讓患者及早擺脫痛苦。
四、中樞膽堿能系統功能失調:人體大腦中有些神經元釋放乙酰膽堿作為神經遞質來進行神經細胞的相互聯系,這些統一稱為膽堿能系統。此系統在額頁基底部有許多神經元,它們向整個腦皮質投射,但特別集中在葉的海馬區、杏仁核。這是學習和記憶的腦區,也是腦萎縮早期受損最嚴重的區域。同時額頁基底部的膽堿神經元也明顯減少,其程度與腦萎縮的病情相關聯。
溫馨提示:腦萎縮的治療如果被拖延往往會成為一種治療起來相當棘手的疾病,但并不是盡癥,各位患者朋友,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盡早到正規的醫院就診,讓有著多年行醫經驗的醫生親身為您診治,通過科學的療法為您祛除疾病重返健康。
【參考文獻:《常見病的自我調養》、《腦系病中醫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