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胃癌的原因是什么?我國胃癌的發病率較高,據調查,以遼東半島、膠東半島,江、浙沿海地區及西北某些地區發病率最高。胃癌多見于40歲以上的男性,70%的患者年齡在40 -60歲間。
胃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它的世界性地理分布有明顯的差異。在同一國家的不同地區和不同人群之間,胃癌的分布也有很大不同。普遍認為和以下因素有關。
(一)環境和飲食因素 第一代到美國的日本移民胃癌發病率下降約25%,第二代下降約50%,至第三代發生胃癌的危險性與當地美國居民相當。故環境因素在胃癌發生中起重要作用。某些環境因素,如火山巖地帶、高泥炭土壤、水土含硝酸鹽過多、微量元素比例失調或化學污染可直接或間接經飲食途徑參與胃癌的發生。流行病學研究提示,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使用冰箱及正確儲藏食物,可降低胃癌的發生。
(二)幽門螺桿菌 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將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列為1類致癌因子。Hp感染者胃癌發病率高于非感染者4 -8 倍。
(三)遺傳因素 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發現A型血的人胃癌的發病率較高。胃癌者的親屬中,胃癌的發病率比對照組高4倍。美國黑人比白人胃癌的發病率高。因此推測胃癌的發生可能與遺傳有關。
(四)免疫因素 近年來發現,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胃癌發病率較高。從而表明機體的免疫機能障礙,對癌腫的免疫監督作用降低,是發生癌腫的因素之一。
(五)吸煙 與胃癌呈正相關。煙草及煙霧中含有多種致癌和促癌物質,如苯并芘、二甲基亞硝胺、酚類化合物等。
(六)精神心理因素 亦是胃癌的一項重要危險因素,精神過度刺激和好生悶氣者較易發生胃癌,可能與其降低自身免疫功能有關。
(七)與胃部其他疾病有關 萎縮性胃炎及腸上皮化生被認為可能是最主要的癌前病變,腺瘤樣息肉雖并不認為是主要的癌前疾病,但患此癥者胃癌發病率較高。良性胃潰瘍與胃癌的關系,是一個經常有爭議的問題,雖然可觀察到良性潰瘍的邊緣有癌發生,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兩者之間無病因上的聯系。也有報道胃潰瘍的癌變率為1% —5% 。
引起胃癌的原因是什么?專家已經為您詳解,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