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科學的治療可以大大減輕患者的病痛,脈管炎作為常見血管疾病之一也不例外。無論是小病還是小病,治療方式的選擇是都是非常關鍵的步驟,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科學治療脈管炎呢?下面就跟隨求醫專家的介紹一起了解一下吧。
重視脈管炎的治療原則
首先來對其癥狀有所認識,脈管炎早期為血管損害階段,這時患者常常表現為肢端涼麻、皮色蒼白或紫紺;也有的患者有條狀、片狀紅斑,有的出現陣發性手、足紫紺(雷諾現象),當出現這些癥狀時,應及早的就醫診治。
如果不治療的話,只能是加重缺血,后期由于病變肢體嚴重缺血,肢端發生潰瘍或壞疽,常從足趾開始,逐漸向上蔓延,壞疽呈干性或濕性,大多數局限在足趾或足部,也可累及足踝部或小腿。
希望患者和患者家屬多多注意生活中脈管炎患者的護理問題,做好脈管炎護理的工作,這是有利于脈管炎的治療,其實,讓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態,是很重要的,心理護理,是必須重視的。
1、第1期
改善肢端缺血、避免加重。治療思路:自體干細胞移植,血管再生療法,保守治療:口服通脈膠囊、中藥外洗、足浴、理療、血管內灌注。
2、第2期
改善血運、促進肢端營養改善,避免出現壞疽。治療思路:干細胞移植-血管再生療法,中西醫結合治療:應用趨聚、降纖、擴管藥物配合口服通脈膠囊、中藥外洗、足浴、理療,血管內灌注。
3、第3期
改善肢端缺血,促進創面愈合,避免截肢。病情嚴重肢體已經壞死患者,加強治療降低截肢平面,為患者盡可能多留下肢功能。治療思路:六位一體給藥途徑綜合中西醫、內外科治療,病情改善、瘡面收斂后干細胞移植從根本上解決血管問題,避免復發。
脈管炎的常用療法
1、非手術治療
(1)一般治療:除禁煙外,尚應防止受冷、受潮和外傷,也不能過熱,以免組織缺氧量增加。患肢進行鍛煉,作高舉下垂運動,如Buerper運動,或作單純步行,行走速度、距離,都以不產生跛行為標準。
(2)藥物治療:中醫中藥、血管擴張藥、抗生素和鎮靜藥等。其中,以中醫藥療法較為突出,如“溶栓通脈”,它較普通手術和介入治療封閉治療費用更低,并且治愈后防止復發。
2、手術治療
對本病所造成的缺血,促進或重建肢體動脈供血,來改善或消除因缺血所引起的后果。不能指望手術作為本病的直接或特殊療法,若術后的護理不當,導致復發的可能性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