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神經瘤概述
聽神經瘤是指起源于聽神經鞘的腫瘤,是顱內神經瘤最見的,占顱內腫瘤的7%-12%,占橋小腦角腫瘤的80-95%臨床以橋小腦角綜合征和顱內壓增高征主要表現。是良性腫瘤,早診早治療效好,腫瘤較合并顱內高壓者手術是唯一出路。
其病因病理病機
病因不清。可能誘因有:遺傳因素、物理和化學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
聽神經瘤的癥狀
1)耳鳴或發作性眩暈,一側聽力進行性減退至失聰。
2)進食嗆咳、聲嘶、咽反射消失或減退,同側角膜反射減退或消失,面癱等。
3)走路不穩,眼球水平震顫,肢體運動共濟功能失調。 4)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
聽神經瘤的檢查
1)以耳鳴為首發癥狀,進行性一側聽力下降至失聰。
2)典型橋小腦角綜合征:聽神經、面神經、三叉神經和后組顱神經障礙,小腦損害及腦干受壓等癥狀、體征。
3)慢性顱內壓增高征: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
4)頭顱X線攝片內聽道相示內聽道擴大及巖脊的破壞。頭顱電腦體層攝影(CT)見橋小腦角區等密度或低密度病源及梗阻性腦積水,增強掃描病源部分強化。頭顱磁共振成像(MRI)表現為橋小腦角區T1加權圖像呈低信號或等信號,T2加權圖像呈高信號占位元,增強掃描病源有顯著強化。
5)腦血管造影屬有創檢查,定位定性率不及頭部計算機體層掃描或磁共振成像,但能了解腫瘤血供情況及介入栓塞,減少術中出血。
6)診斷明確、需手術者,以基本檢查為主。
聽神經瘤的治療
1)外科手術治療為主。
2)立體定向放射治療(γ-刀、X-刀):無顱內壓增高,腫瘤直徑〈3cm者可考慮,腫瘤較大者亦可先部分切除和/或腦室分流術緩解顱高壓后再行γ-刀、X-刀治療。
3)預防感染、營養神經治療及并發癥處理。
(1)藥物對腫瘤本身無特效。
(2)糾正腦水腫,降低顱內壓以20%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為主藥,必要時可使用人血白蛋白。(3)注意電解質與體液平衡,術中補充失血。(4)術后酌情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可聯合用藥;使用神經營養藥物促進腦細胞康復。
(5)對癥治療,有并發癥者針對并發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