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胸膜腔(肺和胸壁)之間沒有氣體,僅有少量液體潤滑,如果在沒有明確誘因(如外傷、侵入性操作等)情況下,胸膜腔內出現了氣體,則稱為自發性氣胸,與之相對,由外傷、侵入性操作(如穿刺)等引起的氣胸,稱為繼發性氣胸。 對于多數自發性氣胸,病因不甚明了,一般認為是肺尖部胸膜下大皰破裂,稱為原發性自發性氣胸(原發的意思就是具體病因尚不確定)。原發性自發性氣胸患者男、女性比例為6:1,典型的患者是身材削瘦的高個青年。而老年患者的自發性氣胸多為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并發的肺大皰破裂或哮喘等造成,不歸于原發(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性自發性氣胸范疇,處理上較原發性自發性氣胸復雜,病情也更重一些。 自發性氣胸的典型表現是突發的胸痛和氣短,可有咳嗽,癥狀的嚴重程度與氣胸的多少(胸膜腔內氣體的多少,即氣體壓迫肺組織的程度)及與有無伴發的疾病有關,例如患有嚴重肺氣腫的患者,呼吸功能也很差,即使較小范圍的氣胸,也可有明顯的癥狀,需要積極的處理。自發性氣胸的最重要的檢查手段是X線正、側位胸片,可判斷氣胸的范圍、程度和有無伴發疾病。 自發性氣胸的處理原則依據氣胸程度,伴發疾病和是否復發等而定。一般說來,對<30%的氣胸,可進行針吸或細導管抽吸,而超過此程度者或伴有 COPD、哮喘等疾病者,應行胸腔閉式引流術。但是,有的患者經上述處理后氣胸并不緩解,或緩解后復發(原發性自發性氣胸第一次復發率達50%,而一次復發后二次復發率達80%)。對于此類患者及從事飛行員、潛水員等壓力變化較大的職業者,就行手術治療,根除后患。最簡單的手術治療可從閉式引流管內注入四環素、氮介、高張糖溶液甚至滑石粉,促使胸膜粘連,消滅胸膜腔,但此種方法仍有一定的復發率。傳統的開胸手術行壁層胸膜剝脫術也因損傷大、不易為患者接受。在國內開展了電視胸腔鏡手術,只需在胸壁上切3-4個最大2cm的切口,以器械在攝像機監視下伸入胸腔,即可完成開胸手術同樣的操作,患者術后第一天即可下地活動,由于切口很小,美觀幾乎不受影響,療效也很肯定,是國際上治療自發性氣胸的首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