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底骨折一般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腦脊液耳鼻漏,顱內與外界進一步造成鼻竇鼻腔呈開放狀態,逆行性顱內感染多發于傷后1周左右,表現為高熱、高顱壓、停止的腦脊液漏再次出現,意識障礙加重,腰穿可確診。
一、病癥分類
1、顱前窩骨折
常累及額骨眶板和篩骨,引起的出血經前鼻孔流出;或流進眶內,眶周皮下及球結合膜下形成瘀血斑,稱之“熊貓”眼征,骨折處腦膜破裂時,腦脊液可經額竇或篩竇由前鼻孔流出,成為腦脊液鼻漏,空氣也可經此逆行進入顱腔內形成顱內積氣,篩板及視神經管骨折可引起嗅神經和視神經損傷。
2、顱中窩骨折
常累及顳骨巖部,腦膜和骨膜均破裂時,腦脊液經中耳由鼓膜裂孔流出形成腦脊液耳漏;如鼓膜完好,腦脊液則經咽鼓管流往鼻咽部,常合并第Ⅶ或Ⅷ顱神經損傷,如骨折累及蝶骨和顳骨內側可傷及腦垂體和第Ⅱ,Ⅲ,Ⅳ,Ⅴ及Ⅵ顱神經,如果傷及頸內動脈海綿竇段可形成頸內動脈海綿竇瘺而出現搏動性突眼;頸內動脈如在破裂孔或在頸內動脈管處破裂,則可發生致命性鼻出血或耳出血。
3、顱后窩骨折
骨折累及顳骨巖部后外側時,多在傷后2~3日出現乳突部皮下瘀血,骨折累及枕骨基底部時可在傷后數小時出現枕下部腫脹及皮下瘀血;骨折累及枕大孔或巖骨尖后緣,尚可出現個別或全部后組顱神經(即Ⅸ~Ⅻ顱神經)受累的癥狀,如聲音嘶啞,吞咽困難。
二、癥狀特征
1、顱底骨折常并發遲發性大出血,原因主要是蝶竇內假性動脈瘤破裂引起的,應密切觀察有無突眼癥、顱內雜音、球結膜水腫等遲發性出血的癥狀。
2、顱底骨折還容易引起視神經、面神經、聽神經損傷,應早期發現、早處理,爭取挽救神經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溫馨提示:需嚴密觀察患者的意識、瞳孔、生命體征變化,因顱底骨折患者常并發腦挫傷、顱內血腫,絕大多數伴有腦脊液漏,易引起中樞感染,因此必須嚴密觀察意識、瞳孔、生命體征變化,有手術指征者,及時做好術前準備,在生命體征穩定情況下,立即送手術室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