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凸在我們生活中并不少見,您知道什么是特發性脊柱側凸嗎?生長發育期間原因不清楚的脊柱側凸稱為特發性脊柱側凸。根據年齡特點一般將特發性脊柱側凸分為三種類型:幼兒型(0~3歲),少年型(4~9歲),青春型(10~16歲)。那么,特發性脊柱側凸有哪些癥狀呢?
以下是專家為大家介紹的特發性脊柱側凸有哪些癥狀,供大家參考。
一、嬰兒型特發性脊柱側凸的早期癥狀
一般男嬰多見,通常側彎凸向左側。側彎一般位于胸段和胸腰段。多數側彎在出生后6個月內進展。自限性嬰兒型特發性脊柱側凸占所有嬰兒型特發性脊柱側凸的85%。雙胸彎易進展并發展為嚴重畸形,右側胸彎的女性患者通常也預后不良,并且常常伴發畸形(扁頭畸形、蝙蝠耳畸形、先天性斜頸以及進行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等)。
二、少兒型特發性脊柱側凸的早期癥狀
相對于嬰兒型和青少年型特發性脊柱側凸而言,少兒型特發性脊柱側凸的特點是在脊柱生長相對靜止期進展。學者們對它的側凸類型及自然史所知甚少,僅僅通過發現畸形的年齡而不是通過癥狀、體征等來診斷,因而如何診斷少兒型特發性脊柱側凸已成為討論焦點。被診斷為少兒型的患者很可能是晚期發病的嬰兒型特發性脊柱側凸或早期發病的青少年型特發性脊柱側凸被人為地以年齡診斷為少兒型。
三、青少年型特發性脊柱側凸的早期癥狀
特發性脊柱側凸相對較常見,10~16歲年齡組的青少年大約有2%~4%的發病率,多數側彎的度數較小,以胸彎右側凸為多。在20°左右的脊柱側凸患者中,男女比例基本相等;而在大于20°的脊柱側凸人群中,女∶男超過5∶1。女性脊柱側凸患者病情較嚴重這一事實提示女性脊柱側凸可能更易進展,她們比男孩更需要治療。
對于特發性脊柱側彎,治療上應根據畸形發展時年齡、發展速度、側彎度數、生長發育程度、外觀畸形、軀干平衡及未來發展趨勢等因素,選擇非手術和手術治療。但總的治療原則為在青春發育終止前盡可能地選擇非手術治療;遇到必須在此前手術的患者,我們也應先采取非手術治療方案以推遲手術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