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腦部生長的腫瘤就成為腦腫瘤,這種腫瘤有自發的還有轉移的,專家告訴我們腦腫瘤是可以治愈的,患者不要過于緊張,應該正確治療,才可以康復,良性的腦腫瘤,一般生長緩慢,不發生轉移,在這方面要比惡性腦瘤好一些,但是當良性腦瘤體積較大,或是其位置特殊,那么腦瘤應該怎樣進行鑒別診斷呢?
顱內腫瘤常需與顱內炎癥如腦蛛網膜炎、化膿性與結核性腦膜炎、結核瘤、腦膿腫、慢性硬膜下血腫、腦內血腫、高血壓腦病與腦梗塞、顱內寄生蟲病、肉芽腫、霉菌病、視神經乳頭炎與球后視神經炎等相鑒別。
內耳眩暈癥:應與橋小腦角及小腦的腫瘤相鑒別。橋小腦角腫瘤常有眩暈、耳鳴、耳聾,需與本病作鑒別。內耳性眩暈沒有其他顱神經如面神經、三叉神經等癥狀,顱骨X線片中內耳孔不擴大,腦脊液中蛋白質含量不會增高等,與內耳眩暈癥很容易鑒別。
假性腦瘤:又稱良性顱內壓增高患者有顱內壓增高的表現無局灶性癥狀。良性顱內壓增高病程進展緩慢,腰椎穿刺放液后一般好轉。經一段時間慢慢緩解,容易復發,復發率高。良性顱內壓增高與腦腫瘤還應該通過CT檢查磁共振檢查加以鑒別。
腦積水:小兒顱內腫瘤會引起繼發性腦積水,要和小兒先天性腫積水作鑒別。先天性腦積水起病早,大多數在2歲以前出現,自小頭顱大,前囪很寬,顱內壓增高癥狀不明顯;而顱內腫瘤在2歲以前發病很少見。先天性腦積水病程較長,智力發育障礙,而營養狀況狀況良好。
視神經乳頭炎:常與視神經乳頭水腫相混淆應加以鑒別,視乳頭炎充血較明顯,乳頭隆起小于3個屈光度,早期視力障礙明顯(視力下降),應和視乳頭水腫相鑒別。
腦寄生蟲病:包括腦血吸蟲病、腦包蟲病、腦囊蟲病及腦肺吸蟲病等。患者有顱壓增高的癥狀,還會出現抽搐發作等。患者與感染源有接觸史。大便檢查、蟲卵孵化、痰液檢查,會發現有寄生蟲卵存在,發現上下結節者應作活檢診斷。血清及腦脊液的補體結合試驗皮膚反應試驗在囊蟲及肺吸蟲病中一般呈陽性。與本并相鑒別并不難。
局部癥狀亦稱定位癥狀,由于膠質瘤所在部位的不同,其所產生的局部癥狀亦異。臨床可根據其表現,結合其他判斷腫瘤的位置。其中最重要的病灶癥狀,即腫瘤直接壓迫刺激或破壞腦組織或顱神經的結果,具有定位價值。但以發病初期出現最有診斷意義。在晚期,由于其他部位的腦組織及顱神經受壓迫、水腫及牽扯等間接影響,而出現一些腫瘤的鄰近癥狀和遠隔癥狀。前者是因腫瘤附近的腦或顱神經受壓所致。如小腦腫瘤出現橋腦、延髓癥狀;顳葉腫瘤出現第Ⅲ、Ⅳ顱神經障礙;外側裂腫瘤出現偏癱等。以上癥狀的發生,與腫瘤壓迫、腦組織移位或腦血液循環障礙等有關。遠隔癥狀是在腫瘤遠隔部位的腦神經的功能障礙,如顱后窩腫瘤,因腦積水影響額、顳、頂葉,可出現視、聽幻覺或癲癇。又如顱內壓增高時,由于第三腦室擴大亦可出現雙顳側偏盲和蝶鞍擴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