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底入路
可暴露的主要結構有視神經、視交叉、頸內動脈、大腦前動脈、垂體柄等。適用于視交叉后置型,鞍內向鞍上生長較大腫瘤,或鞍上視交叉前上生長的腦室外型腫瘤。該入路又可進一步分為幾種不同的術式:如通過視交叉下術式,或若為視交叉前置,切除鞍結節及蝶骨平板到達視神經之間術式或打開終板術式,以及從頸內動脈與視神經或視束之間到達腫瘤術式。
翼點入路
與顳底入路近似,但路徑最短,可直達鞍上區。可暴露同側頸內動脈、大腦前動脈、視神經及視束、視交叉下以及后方、垂體柄、第三腦室底、大腦腳間窩以及上斜坡等處,適用于鞍內向鞍上一側生長或鞍上視交叉下及視交叉后腳間池的腦室外型腫瘤。該入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是手術切除顱咽管瘤的主要方法。
終板入路
通過單側額下入路、翼點入路和雙額縱裂入路均可到達視交叉后并打開終板,暴露擴展至第三腦室外的腫瘤。故該入路適用于視交叉前置型,鞍上視交叉后生長的腦室內外型腫瘤。
經胼胝體或側腦室入路
若腫瘤長入第三腦室,可經胼胝體入路(側腦室擴大不顯著者)或經側腦室入路(室間孔阻塞引起腦積水者)。有下列幾種方式進入第三腦室并暴露腫瘤:①分離單側穹隆;②分離室間孔旁的一處靜脈;③經脈絡叢下進入;④分離大腦內靜脈。
經蝶入路
完全位于鞍內或鞍內向鞍上輕度生長或向蝶竇生長的腫瘤,可采用經蝶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