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根型頸椎病是頸椎病比較常見的一種,本型亦較為多見,多因單側或雙側脊神經根受刺激或受壓所致,其表現為與脊神經根分布區相一致的感覺、運動及反射障礙,預后大多較好?;剂松窠浉皖i椎病的患者頭、頸、肩和臂膀都會出現疼痛的癥狀。
神經根型頸椎病一般癥狀表現
(1)頭、頸、肩、臂疼痛,迅速擴展到肩后部,數日后傳布到臂、前臂及手。
(2)疼痛持續性,夜間或臂外展、上舉動作時疼痛加劇。病人常上肢屈曲,睡眠時不向病側臥。
(3)神經根牽引痛陽性,壓頸試驗陽性。
(4)局部少汗、怕冷、腫脹等自主神經功能混亂的表現。
神經根型頸椎病臨床表現癥狀
1、頸部癥狀
視引起根性受壓的原因不同而可輕重不一。主要因髓核突出所致者,由于局部竇椎神經直接遭受刺激而多伴有明顯的頸部痛、椎旁肌肉壓痛及頸部立正式體位,頸椎棘突或棘突間的直接壓痛或叩痛多為陽性,且這些表現尤以急性期為明顯。如系單純性鉤椎關節退變及骨質增生所致者,則頸部癥狀較輕微,甚至可無特殊發現。
2、根性痛
最為多見,其范圍與受累椎節的脊神經根分布區域相一致。此時必須將其與干性痛(主要是橈神經干、尺神經干與正中神經干)和叢性痛(主要指頸叢、臂叢和腋叢)相區別。與根性痛相伴隨的是該神經根分布區的其他感覺障礙,其中以手指麻木、指尖感覺過敏及皮膚感覺減退等為多見。
3、根性肌力障礙
以前根先受壓者為明顯,早期肌張力增高,但很快即減弱并出現肌萎縮。其受累范圍也僅局限于該脊神經根所支配的肌組。在手部以大、小魚際肌及骨間肌為明顯。亦需與干性及叢性肌萎縮相區別,并應與脊髓病變所引起的肌力改變相區別。必要時可行肌電圖或皮質誘發電位等檢查以資鑒別。
4、腱反射改變
即受累脊神經根所參與的反射弧出現異常。早期呈現活躍,而中、后期則減退或消失,檢查時應與對側相比較。單純根性受累不應有病理反射,如伴有病理反射,則表示脊髓同時受累。
5、特殊試驗
凡增加脊神經根張力的牽拉性試驗大多陽性,尤其是急性期及以后根受壓為主者。頸椎擠壓試驗陽性者多見于以髓核突出、髓核脫出及椎節不穩為主的病例;而因鉤椎增生所致者大多為弱陽性;因椎管內占位性病變所引起者,大多為陰性。
溫馨提示: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癥狀是多種多樣的。急性期部分病人頸肩部,頸部因疼痛而活動受到限制;慢性期受累關節移位,病人常有不同程度活動障礙,頸部后伸活動亦常受限制。少數病人可出現上肢腫脹,皮膚呈暗紅色或蒼白色。著涼及勞累后可使癥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