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的的老年癡呆患者因為認知能力、記憶力以及自理能力的逐漸減退,而不能自己正確服藥,這個治療增加了一定的難度,需要患者家屬更加用心。目前我國治療老年癡呆的藥物主要為膽堿酯酶抑制劑藥物,有助于增加患者大腦中乙酰膽堿的含量,提高患者的學習與記憶能力。
常用的膽堿酯酶抑制劑有哪幾種,它們有何區別,如何正確服用
目前獲得美國FDA批準用于治療AD的藥物僅有5個,其中4個是AChE抑制劑,包括:他克林(tacrine)、多奈哌齊(donepezil, 商品名:安理申)、利斯的明(rivastigmine,商品名:艾斯能)、加蘭他敏(galantamine)。此外,我國自行研制的用于治療AD的天然藥物石杉堿甲(huperzine A,商品名:雙益平) 已在臨床上應用。
1、加蘭他敏
是石蒜科中的一種生物堿,是FDA批準的用于治療老年性癡呆的另外一種選擇性高的競爭性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沒有肝毒性。因為加蘭他敏與乙酰膽堿競爭性結合乙酰膽堿酯酶,因此在膽堿能高度不足的腦區,加蘭他敏就可以更多地結合到乙酰膽堿酯酶,增加突觸間隙乙酰膽堿的濃度,進而改善突觸后神經元的功能,這種競爭性抑制的機制可以使膽堿能功能缺陷嚴重部位的功能得到改善,而不明顯影響膽堿能正常的腦區。
加蘭他敏不與蛋白質結合,也不受進食和同時服藥的影響。不良反應主要為膽堿能性質的,如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以治療開始的2周~3周多見,以后逐漸消失。推薦治療劑量為30mg/d~60 mg/d。
2、石杉堿甲(雙益平,哈伯因)
是從蛇足石杉(俗名千層塔)中提取的一種生物堿,于1994年批準上市。它是一種高選擇性的膽堿酯酶競爭性和非競爭性的混合型抑制劑,其脂溶性高,分子小,易透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后較多分布于大腦的額葉、顳葉、海馬等部位,增加神經突觸間隙的乙酰膽堿含量,有效地治療中老年人記憶力減退和各種類型的癡呆。
服藥方法
通常2次/d,100μg~200μg /次,但每日服用量不超過45 0μg。石杉堿甲的不良反應主要為惡心、嘔吐、厭食、胃腸道不適、腹瀉等消化道癥狀,以及頭暈、乏力、興奮、失眠等反應,一般可自行消失。反應明顯時減量或停藥則可緩解、消失。
3、多奈哌齊(安理申)
是1996年獲美國FDA批準上市的用于治療輕中度AD的可逆性膽堿酯酶抑制劑,是一種新的六氫吡啶衍生物,它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乙酰膽堿酯酶具有高度的選擇性,對乙酰膽堿酯酶的選擇性親和作用比對丁酰膽堿酯酶的親和作用強1250倍,所以沒有明顯的外周膽堿能作用,副作用較小。
服藥方法
每天5mg或10mg,晚上睡前服,以減少胃腸道的不適等癥狀,但對失眠的病人則建議白天服藥。大劑量可獲得相對好的臨床效果,所以如果需要,建議最初4周~6周服用5mg/d,然后加量至10mg/d,以減少副作用的發生。安理申的主要副作用是膽堿能作用,表現為腹部不適、惡心、嘔吐、腹瀉、厭食等,主要在劑量快速增加時容易產生(如服藥起始劑量為10mg/d,或一周內劑量由5mg/d增加至10mg/d)。其他不良反應還有失眠、疲乏、肌痙攣、頭暈、頭痛,除惡心、嘔吐可達中度外,大部分副反應均短暫且輕微,通常是一過性的,多發生在治療的前3周之內,持續1天~2天,無需停藥或調整劑量,繼續服藥可緩解。
4、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艾斯能)
是FDA批準的用于治療老年性癡呆的一種假性不可逆性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屬氨基甲酸酯類化合物,和毒扁豆堿同類。艾斯能的結構與乙酰膽堿類似,可作為乙酰膽堿酯酶的底物并與其形成復合物,使該酶處于抑制狀態,直到氨基甲酸酯部分被羥基取代。艾斯能選擇性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乙酰膽堿酯酶及丁酰膽堿酯酶,尤其對海馬及皮層有高度的選擇性,增加神經細胞突觸間隙乙酰膽堿的濃度,改善AD患者的臨床癥狀,可用于治療輕、中、重度各期的AD患者,能夠有效提高病人的認知功能、日常活動能力及改善精神癥狀,且耐受性好。國內外均有相關報道,且有證據表明對AD者使用越早,療效越明顯,可長期用藥。另外,艾斯能對治療合并有血管危險因素的AD患者的療效更明顯,且可以增加腦血流量,防止缺血損傷。
服用方法
艾斯能的推薦起始劑量是2次/d,1.5mg/次,前4周為劑量調整期,根據患者耐受性確定患者能耐受的最高劑量,每劑量水平治療至少應持續兩周,推薦的最大劑量是2次/d,6mg/次。維持服藥期間不需要調整劑量。艾斯能應當每日隨早餐和晚餐一起服用,應將整個膠囊吞服。治療期間若因副作用停藥,在重新服藥時應將用藥量減至前一個低劑量水平,甚至更低劑量水平。初始服用時應注意監測肝腎功能。
溫馨提示:對老年性癡呆患者,家人往往很容易產生過度的保護傾向,這是造成病人臥床不起的最大原因。因此對早期癡呆病人應該讓他們在家人看護和指導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另外,家人還要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絕對不能疏遠病人,要幫助患者排除心理障礙及行為障礙,幫助病人恢復記憶。這對早期患者的防治來講,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參考文獻:《老年癡呆早期防治與家庭護理》《老年期癡呆防治百問百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