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動脈瘤是動脈病變或損傷所造成局限性動脈節段的持久性擴張。常見于主動脈和下肢主干動脈。分為由動脈全層構成的真性動脈瘤和動日周圍結締組織構成的假性動脈瘤兩類。那么動脈瘤是如何診斷的呢?
一、DSA
DSA 是診斷出血源的金標準(Gold Standard)。優點:敏感度及特異性較高,可動態觀察前后交通動脈的側枝循環,了解動脈瘤的部位、大小及瘤頸的寬窄,給治療方法的選擇提供有效依據。缺點:有創性,DSA過程中引起再出血的比率為平均1-2%,6小時以內4.8%。故建議發病6小時以后進行。
二、3D-CT(CTA)
優點:1.敏感度及特異性較高,可把握瘤周血管、骨的立體構造,開顱手術時的首選檢查;2.無創性;3.檢查時間短。缺點:1.不能動態觀察側枝循環;2小于5mm的動脈瘤,陰性率高,診斷困難。
三、MRA
敏感度低于DSA,急性期檢查不首選。優點:1無創性;2.可把握瘤周血管、骨的立體構造。缺點:1.不能動態觀察側枝循環;2.小于5mm的動脈瘤,陰性率高;3.檢查時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