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外翻如果能在早期發現,可以通過非手術方式進行矯正,以防止足外翻發展。是否存在跖趾骨關節炎,是否存在關節脫位,外翻角度和跖間角各是多少,都是足外翻診斷時需要考慮在內的。其中,雙足的正位X線拍片檢查是診斷足外翻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診斷足外翻的4大要點
足外翻是一種常見的向足的外側過度傾斜、第一趾骨各內收的前足畸形。患者常合并有平足癥。主要由于先天性或后天不適當的負重、站立行走過久,經常穿用尖頭鞋或高跟鞋造成足拇趾向足的外側過度傾斜所致。有的畸形很明顯,但不痛;有的則反之。所以,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來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
1、是否忽略了非典型癥狀
本病早期足外翻畸形并不明顯,穿寬松的鞋子行走時僅不適感或輕微疼痛。臨床仔細對比檢查時可見到輕度姆外翻畸形。早期發現,可以非手術矯形,防止足外翻發展。
2、是否抓住了主訴抓住與典型癥狀
穿鞋行走時,拇趾內側疼痛,行走困難為其主訴特征。第一跖骨頭突出部分因長期受鞋邦的摩擦,局部皮膚增厚,皮下產生滑囊,滑囊發生炎癥時,可見紅腫熱痛。
3、完善相關的實驗室檢查
雙足的正位X線拍片檢查是不可缺少的。在X線片上,可顯示足外翻的程度,跖趾關節半脫位的狀況以關節內側面的骨贅。并可為鑒別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譯】:由于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囊、滑囊、軟骨、骨質和其他組織中而引起病損及炎性反應,多見于第一跖趾關節。)提供影像學資料。
4、是否需四診補漏
除足外翻形外,拇趾的跖趾關節可見半脫位改變。內側關節囊附著處可有骨贅形成,局部皮膚增厚,皮下形成滑囊。第二、三跖骨關節面形成胼胝,第二趾近側趾骨關節處背側皮膚可見雞眼。
溫馨提示:若足外翻已形成,不治療是無法恢復的。即使今后只穿平底鞋、寬鞋,也只能延緩它的進展速度。還有很多人以為足外翻不是病,直到病情嚴重,出現并趾,拇囊炎、畸形、足部疼痛時,才著急治療,所以說及時治療是非常關鍵的。
【參考文獻:《骨科疾病診斷標準》《骨科臨床檢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