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衛生部《中國婦幼衛生事業發展報告(2011)》專題發布會中,衛生部婦社司司長秦懷金介紹,通過2010年的出生缺陷監測系統發現,出生缺陷前五位發生率,第一位是先天性心臟病,發生率是32.7/萬,第二位就是多指(趾),發生率是16.4/萬。此外還有總唇裂,先天性腦積水以及神經管缺陷。
多指(趾)畸形是先天性疾病,多指畸形又叫重復指,在組織的重復現象中包括多指癥和鏡手,主要分3型:軸前型的拇指多指,中央型多指,軸后型的小指多指。由于其體征明確,均可在分娩時發現而診斷。多指征在手的先天性畸形中最為多見,發病特點是男性高于女性,大致為1.5∶1;右手多于左手,比例為2∶1; 雙手發病率占10%左右。拇指多指畸形為多發,占總數的90%以上。
多指(趾)癥在新生兒出生缺陷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高的,濟南骨科醫院手足外科接診的新生兒多指(趾)畸形病例也非常多。對此,專家介紹,多指(趾)癥患者,在患兒可耐受手術的情況下原則上越早治療越好,否則隨著孩子的成長,對其生理和心理上都會有較大的影響。
多指手術治療不僅要有明顯的美容效果,更重要的是重建手部功能多指手術切除并不困難,但需根據多生手指的外形、位置、結構以及和正常手指的關系,結合X線檢查進行全面的考慮,決定多生手指切除的部位和方式。單純性多指做多指切除及局部皮膚整形;復合性多指除了多指切除以外,還需進行多余的掌骨全切除或部分切除掌骨切除的多少需根據患手的形態與功能重建的要求確定。在切除多指的同時,有時需進行關節、骨骼畸形矯正關、節韌帶修復及皮膚整形等。
多指手術時機:對僅以狹長的皮蒂與正常手指相連的贅生指簡單切除即可出生后即可進行;對簡單型多指,特別是尺側多指,出生后3~6個月手術較好;對有嚴重畸形組織缺損的復雜多指可借助顯微外科技術在1歲后行多指切除,進行組織移植或移位等手術重建功能并定期復查直至發育停止期掌指骨截骨矯形應在1歲以后;對掌功能重建應在3歲以后為妥,多宜行掌長肌腱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