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肌炎多見于20-40歲婦女,部分病人病前可有感染史,以對稱性肢體近端肌肉無力、疼痛和壓痛為主征。可累及咽肌、呼吸肌和頸肌。晚期可有肌萎縮。有的合并皮膚或內臟損害,或有惡性腫瘤。該病給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需提早做好預防措施,避免此病的侵害。
1、預防
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因素對多發性肌炎患者有不利影響應引起注意。
如應盡量避免日光照射,外出時帶帽子、手套或穿長袖衣服等。不吃或少吃芹菜、黃花菜、香菇等增強光敏感或促進免疫功能的食物,以及海魚、蝦、蟹等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忌煙、酒。不用唇膏、化妝品、染發劑等。避免接觸農藥、某些化學裝修材料。
在疾病活動期應臥床休息,可做肢體被動性活動,以防肌肉和關節攣縮;在疾病恢復期,可進行適當活動,避免過度疲勞,切忌在疾病早期進行劇烈活動。可輔以按摩、電療、水浴等。另外,病人應避免感染,注意保暖,由于妊娠可誘發本病加重,應盡量避免妊娠和人流。當然,妊娠并非絕對禁忌;但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妊娠期間應定期到醫院就診,以便及時了解病情變化,并及時調整藥物。
另外,保證足夠睡眠,不可過于勞累和精神緊張,不做劇烈活動。根據病情和診治需要定期隨診復查,以便及時了解掌握病情變化,并按醫囑調整藥物。病情穩定或停藥后,也應在每年春秋各復查一次,防患未然。
2、其他注意事項
(1)各種細菌、病毒、霉菌感染既是多發性肌炎常見而重要的誘發因素,又是常見的并發癥,因此預防多發性肌炎的感染十分重要。病人應注意營養,避免寒冷等不良影響,根據自己的體力適度進行鍛煉,增強機體抗感染能力。另外,要堅持中西醫結合治療,合理應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避免嚴重感染的發生,一旦出現感染必須及時有效治療,以免出現不良后果。
(2)多為亞急性起病,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中年以上多見,女性略多。部分病者病前有惡性腫瘤,約20%病者合并紅斑狼瘡、硬皮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干燥綜合征等其他自身性疾病。
(3)本病預后差,死亡率國外報告為14-50%,國內為9-36%。年老體弱、復發、吞咽、呼吸困難、肺部感染和合并惡性腫瘤者預后更差。
溫馨提示:多發性肌炎屬于慢性疾病,一般兒童較成人預后好,合并結締組織病者預后稍好,發病年齡大或合并惡性腫瘤者預后較差。患病后應正確對待,病人應保持樂觀的態度,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本病難以治愈,病人切忌病急亂投醫,應堅持正規用藥,沒有醫生同意,不要輕易減少或停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