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是發病率比較高的一種皮膚病,一般濕疹的發病部位多見于面部、耳后、四肢屈側、手部等,處于對稱分布的狀態。濕疹的病因一般比較復雜,過敏、外界刺激、摩擦、日曬等多種原因都可以形成濕疹。所以追尋濕疹的原因對癥治療是一個復雜的過程。
西醫分析病因:
(一)環境因素。
包括空氣、水、土壤、放射源、致敏花粉植被等。
(二)感染因素。
包括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各種細菌。
(三)飲食因素。
有些食品會導致人體對其產生刺激反應,而引起濕疹。
(四)其他因素。
比如情緒苦悶、抑郁、緊張等,肢體疲勞、內分泌失調等。
中醫分析病因:
在中醫方面,“清適敏”的文醫生說,中醫認為濕疹病因與“濕”的有關,包括外濕與內濕,“外濕”主要是指環境,如果人長期處于潮濕環境,則容易長濕疹。
“內濕”主要是因飲食失節,嗜酒或過食腥發動風之品,傷及脾胃,脾失健運,致濕熱內蘊;外濕系外感風濕熱邪,內外兩邪相搏,充于腠理,形成濕疹。
其他因素:
濕疹的病因及發病機制相當復雜,涉及體內、外多種因素。變態反應在濕疹的發病機制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濕疹可能發生在皮膚的一種遲發型變態反應。本病常常發生于具有過敏素質的個體。凡有此素質的人,對體內外各種致敏物質,如食物中蛋白質,尤其是魚、蝦、蛋類及牛乳,還有化學物品、植物、動物皮革及羽毛、腸道中寄生蟲,感染灶等的作用較正常人容易發生過敏反應。有的甚至連日光、風熱、寒冷等物理刺激皆可誘發濕疹。
此外,濕疹的發生,有時還可能同神經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消化不良、腸道疾病、新陳代謝異常等有一定的關系,一言以蔽之,濕疹的發病往往是諸種因素共同相互作用所致的。誠然,臨床上也可見到,由于堅持鍛煉身體或環境改變,使濕疹病損自然消退而獲痊愈。
溫馨提示:因為濕疹形成原因的復雜性,所以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就診,做出正確的診斷才能對癥用藥。日常中患者可以多吃一些清熱利濕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瓜。避免刺激性和過敏性食物,尤其是像海鮮、牛羊肉、芒果等。
【參考文獻:《皮炎濕疹的分類與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