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囊性纖維化是一種具有家族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的先天性疾病。作為一種外分泌腺的病變,胃腸道和呼吸道常累及。在北美洲白人中最常見,其他人種則極少見。肺囊性纖維化常會出現囊性支氣管擴張,所以需和一些引起囊性支氣管擴張的疾病鑒別。囊性支氣管擴張是復發性或慢性感染的并發癥,其表現可類似多發性空洞,它不是真正的空洞,而是多發性支氣管擴張伴有囊狀腔隙的表現。診斷肺囊性纖維化時需與以下疾病相鑒別:
1、丙種球蛋白缺乏癥:該患者易于發生復發性細菌感染, 繼發氣道阻塞和囊性支氣管擴張,有時和囊性肺纖維化不易鑒別,但該患者血中丙種球蛋白明顯減少或缺乏,且汗液中無 高濃度的NaCl存在,因此可以鑒別。
2、復發性細菌性肺炎:反復發作時可以造成支氣管擴張,早期這種支氣管擴張可呈圓柱形,并且是可逆的,但在多次肺炎發作后,由于支氣管損害可發展成靜脈曲張狀或囊性支氣管擴張,位于下葉是其特點,感染早期胸片是正常的,在肺底有線狀陰影聚集,這時支氣管造影可顯示支氣管擴張。當支氣管擴張進一步發展,則可呈小囊狀支氣管擴張,用高分辨率 CT(HRCT)可取代支氣管造影而獲得診斷。
3、過敏性支氣管肺曲菌病:發生哮喘時可伴有支氣管囊狀擴張,但一般此病發病年齡較晚,無家族遺傳史,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可找到曲菌絲,糖皮質激素可治愈。
4、結核性支氣管擴張癥:結核是囊狀支氣管擴張癥的另一原因,在長期結核菌感染后,在肺尖及全肺可發生空洞,這些透明區除了壞死性空洞外,還必須考慮有支氣管擴張,尤其是囊狀支氣管擴張癥,但結核引起的支氣管擴張一般有中毒癥狀,如低熱、盜汗等,痰中可找到結核桿菌,通過抗結核治療病情會逐漸好轉,所以臨床上診斷是不難的。
溫馨提示:關于肺囊性纖維化的治療,如果能詳細詢問病史,及早診治,預后情況良好。小兒肺囊性纖維化是最多的群體,由于患兒有反復呼吸道感染,所以必須應用抗生素治療,以控制呼吸道及肺部炎癥,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其他治療包括胰酶的補充、體療、高熱量飲食,補充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