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發現細菌對于急性腎盂腎炎的產生具有推動作用,我們不希望自己的健康被疾病損害,這就需要我們找到損害我們身體的病因。很多人對于細菌導致急性腎盂腎炎不是很了解,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小編對此的詳細介紹。
細菌的毒力因素
尿路感染多是單個菌種引起,例如大腸埃希桿菌,它占尿路感染中的大多數,能引起從無癥狀的菌尿到膀胱炎及全部的腎盂腎炎。侵入到尿路的大腸埃希桿菌不僅僅是最常見的糞便中的菌株,而且,它們有一些特殊的菌株,這些菌株具有各種毒力特點,它們定居在腸道中,上行侵入到解剖正常的尿路。在尿路有異物、VUR或梗阻時,則更易發生上行性感染。
大腸埃希桿菌的抗原為O抗原(半抗原或細胞表面抗原)、H抗原(鞭毛抗原)和K抗原(膜抗原),盡管特殊的大腸桿菌血清型與有癥狀尿感的關系尚未完全闡明,但有研究發現大腸桿菌血清型與其致病力有關,此外,區分O血清型有助于鑒別感染是復發還是重新感染(感染【譯】:是指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侵入人體所引起的局部組織和全身性炎癥反應。)。這樣,具有約170種不同O抗原中的8種(O1、O2、O4、O5、O7、O16、O18和O75)大腸埃希桿菌株占由這種菌種引起的腎盂腎炎的80%,在70%以上腎盂腎炎性致病菌中分離到少許K抗原(K1、K2、K5、K12和K13或K51)。相反,H抗原似乎不會單獨與毒力有關。可能不是大腸埃希桿菌O抗原本身引起這些大腸埃希桿菌株的尿路致病性,確切地說,決定O抗原結構的基因和與其緊密相連的基因跟這些細菌株的致病性有關緊密相連
總之,尿路感染的發生機制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概括起來可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帶有P菌毛的細菌菌落在腸道和尿道口周圍并播散至尿道。
(2)通過輸尿管中尿液的湍流,細菌上行至腎臟,如炎癥沒及時控制,則造成腎組織損傷。
(3)通過尿液反流,細菌在泌尿道內逆行并與泌尿道的上皮細胞的相應受體結合,局部繁殖引起腎臟炎癥。病原菌進入體內后,可引起抗該種細菌的抗體產生,此反應一方面有利于細菌的清除,但另一方面也可導致腎損害。
在急性腎盂腎炎時腎小管的損害可釋放小管抗原進入血循環,誘發抗體介導的小管間質性疾病??墒侨舾裳芯咳晕醋C明細菌性腎盂腎炎的患者或動物血清中存在抗腎抗體或在實驗性腎盂腎炎時有局部合成的IgG和IgM。而且在動物或人的腎盂腎炎中,通過免疫熒光顯微鏡觀察既無顆粒狀沉積物IgG和補體(提示免疫復合物型小管疾病),又無線性沉積(提示抗小管基膜疾病)??墒?,Losse在實驗性兔腎盂腎炎中,發現有直接抗大腸桿菌抗原的抗體,這種抗體也可與來自肝腎組織的抗原起反應。
病理變化
致病菌通過上行感染途徑從下尿路到達腎盂,腎盞、集尿系統、腎小管和腎實質等部位都有特殊的細菌克隆。腎臟充血和水腫導致腎臟體積增大,但這種病變并非均質性的。腎乳頭內白細胞浸潤,并很快蔓延到腎皮質。隨著疾病進展,腎內形成很多小的膿腫。腎小球一般不受影響,除非發生嚴重的壞死或全腎感染。
溫馨提示:重視婦幼保健工作,婦女要保持外陰清潔,慎用盆浴。月經期、妊娠期及嬰兒要特別注意講衛生,防止上行感染?;加屑毙阅I盂腎炎婦女,治療后一年內應避孕,以免懷孕而加重病情。急性腎盂腎炎或慢性腎盂腎炎急性發作期都應多飲水,每日攝入量2500毫升以上。目的增加尿量,促進細菌、毒素及炎癥分泌物排出。同時要注意加強營養和身體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