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常見的一種自身免疫性風濕病,如果不及時的治療,會導致關節變形、殘疾,給患者的日常行動帶來很大的不方便。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過程比較緩慢,不可能達到藥到病除的效果。所以很多患者治病心切,不知不覺陷入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誤區,這樣給治療帶來更多的不利。那么,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誤區有哪些呢?
1、求“根治”心切,聽信一些言過其實的宣傳和小廣告
以為本病可以短期內根治,四處亂投醫,導致誤診誤治的現象非常普遍。在我科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進行的問卷調查中發現,大多數患者都有著誤診、誤治的求醫經歷,有的甚至延誤了十余年,導致關節殘疾。
2、長期使用止痛藥
有些人至今還錯誤認為類風濕關節炎是“不死的癌癥”,沒有治療方法,對治療悲觀失望,沒有信心,自己到藥店隨便買點止痛藥吃上,止止痛就算了,有時還任意加大劑量,這是錯誤的。很多止痛藥雖能緩解關節痛和腫,但治標不治本,不能阻止關節破壞和變形。
3、用激素就能好
糖皮質激素由于在治療類風濕關節炎中消炎止痛作用很強,且很快生效,因此常被亂用。不少患者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一吃或打一針就不疼了,也能吃飯了,人也變胖了,就是不能停,好像“成癮”一樣。其實長期服用激素除了發胖,會導致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進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用激素,應遵醫囑。
4、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就是止痛消炎
很多病人包括基層醫生也認為,抗風濕其實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關鍵是防止關節破壞和畸形。目前治療類風濕饕分三大類,除了鎮痛消炎的饕外,還有糖皮質素、免疫抑制饕。 尤其是免疫抑制劑,可阻止關節破壞的進展。
5、長期不正確的服用中藥
長期服用含有大量荷爾蒙的中成饕導致股骨頸壞死的病例在國內常有報道。荷爾蒙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治標不治本。一般在急性期、免疫抑制饕物尚未顯效時使用。一旦出現骨質疏松、高血壓等副作用,就需在醫生指導下減量或停饕。即使中醫,也只能緩解疼痛,減少西醫的副作用,不能起到根治目的。
溫馨提示:建議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平時要注意預防感冒,避免勞累,注意保暖,清淡飲食為主,適當體育鍛煉。必滿誘因,如受涼、受潮濕、精神緊張、過度疲勞、失眠、外傷(如關節扭傷、跌傷和骨折)等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癥狀加重的誘發因素,必須避免。
【參考文獻:《類風濕性關節炎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62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