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小管一間質性腎炎是一組由各種不同原因引起的腎臟疾病。病變主要侵犯腎小管和腎間質;臨床上以腎小管功能障礙為其突出表現。按病程,腎小管一間質性腎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
急性間質性腎炎常見病因:
1、藥物:抗生素、非甾體類消炎藥、止痛劑、抗驚厥藥、利尿劑、質子泵抑制劑等其他藥物。
2、感染:細菌、病毒、寄生蟲及支原體、衣原體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病、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癥、ANCA相關性血管炎等。
4、惡性腫瘤:淋巴瘤、白血病、輕鏈沉積病、多發性骨髓瘤。
5、代謝性疾?。禾悄虿 ⒏吣蛩嵫Y。
6、特發性急性間質性腎炎。
慢性間質性腎炎常見病因:
1、遺傳性疾病:如家族性間質性腎炎、多囊腎、髓質囊性病變及遺傳性腎炎。
2、藥物性腎?。悍晴摅w抗炎藥、馬兜鈴酸類藥物、環孢素及順鉑等引起的腎損傷。
3、尿路疾?。汗W栊阅I病、返流性腎病;盂腎炎。
4、重金屬中毒:如鉛、鎘、鋰中毒。
5、物理性損害:如放射性腎病。
6、系統性疾?。好庖咝约膊?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冷球蛋白血癥、慢性移植排斥反應)、代謝性疾病(尿酸性腎病、高鈣血癥腎病、低鉀性腎病)、血液病(多發性骨髓瘤、輕鏈沉積病)等系統性疾病可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
間質性腎炎的發病機制:
各種原因引起腎小管間質損傷的機理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即微血管損傷、腎小管細胞損傷、炎癥細胞相互作用、纖維母細胞表現型的變化,腎小管細胞一纖維母細胞相互作用,使腎小管萎縮、間質纖維化、間質浸潤等。慢性腎小管損傷,釋放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致使細胞成分合成與降解失調,出現腎小管萎縮。
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使間質成纖維細胞增殖,細胞外基質沉積增加,形成間質纖維化。釋放的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具有化學吸引作用,使細胞浸潤及浸潤細胞增殖。腎小管萎縮、間質纖維化、間質浸潤及管周毛細血管病變都可導致球后毛細血管腔閉塞,結果是繼發性腎小球毛細血管壓力升高,腎功能進行性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