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進行性、破壞性的腎實質病變。
診斷要點
1.腎結核臨床表現往往不在腎臟本身,而表現為膀胱刺激癥狀。早 期表現為尿頻,繼之伴有尿急及尿痛。
2.多數患者有膿尿,嚴重者呈稀米湯樣,尿內有干酪樣碎屑。
3.血尿,由腎臟本身出血或導致膀骯病變所產生。
4.腰痛,鈍痛或絞痛。
5.全身癥狀:低熱、盜汗或消理。
6.尿掖檢查呈酸性反應。尿液濃縮沉渣涂片抗酸染色可找到抗酸桿 菌。
7.泌尿系平片約 l/3患者腎區可見有鈣化點。造影可見腎盞杯口邊緣不整,杯口消失或腎實質內有空洞。輸尿管僵直、變形或狹窄,嚴重者一例完全不顯影。
8.膀骯鏡檢查可見到膀腕內結核結節或潰瘍或結核性肉芽腫。輸尿管開口呈窟窿樣畸形。
治療原則
1.抗結核藥物治療
多采用聯合用藥。如常規方案:每日口服利福平0.6g+異煙肼0.3g+乙膠丁醇0.75g。
2.腎切除術適用于
①單傭腎結核破壞范圍較大或腎功能喪失面對傭腎功能良好。②雙側腎結核,一側腎破壞嚴重,另一側病變輕微,在積極抗結核治療下將病變嚴重一例腎切除。
3.腎部分切除術
適用于病變局限于腎的一極,腎盂、輸尿管正常而藥物治療又不能治愈者。
4.腎病性清除術
適用于個別范圍不大的閉合性腎結核空洞而長期不愈者。 5.注意行腎病灶清除和腎部分切除手術前,宜應用抗結核藥物治療半年以上;行腎切除者,用藥2周即可。術后酌情用藥1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