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怎樣定義的?
失眠是指入睡或維持睡眠困難,或因睡眠障礙以至于人們在醒后覺得睡眠不足。失眠并不是病,而是一個多因素所致的綜合征。這些因素包括情感及軀體障礙和藥物使用。不管青年人還是老年人都可出現失眠,常伴發于情感障礙如激動、焦慮、抑郁或恐懼。有時人們難于入睡僅僅是由于腦及身體尚未疲乏。
如何才能擺脫失眠的煩惱(一)
早醒類型在老年人中較常見。一些人可正常入睡,但幾小時后即醒且不能再次入睡。有時他們會時睡時醒睡眠不滿意。任何年齡出現的早醒都可能提示抑郁。
睡眠類型被打亂的人可能經歷睡眠節律倒錯:他們在不恰當的時候入睡而在應當睡時卻睡不著。這些倒錯常發生于有時差(特別是從東到西),不規則的夜班,工作時間經常變換,或過度飲酒,也可能是藥物副作用。腦內生物鐘的破壞(如患腦炎、腦卒中、阿爾茨海默病等)也可打亂睡眠節律。
怎么樣判斷自己是否得了失眠癥呢?
失眠癥患者通常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時間不夠,質量不高,反復覺醒等。正常人一般情況下應該睡足6.5個小時以上。如果低于6.5小時,或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或夜間反復覺醒(夜間超過3-4次),并且蘇醒后再入睡困難。
以上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我們就稱之為失眠。每周超過三次,持續一個月,那么基本上可以判斷已經患有失眠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