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血管瘤,是一種先天性良性腫瘤或者血管畸形。一般而言,新生兒大約75%的血管瘤都是屬于先天性的,大部分在出生后一個月才會逐漸顯現出來。造成嬰兒血管瘤的原因是什么?目前發病的機制尚未清楚。“但據目前的研究發現,遺傳性的原因不大。”專家表示,國外的一項調查發現,單卵雙胞胎血管瘤發生的一致性與雙卵的雙胞胎相比,無明顯的差異,通俗的說,遺傳因素在血管瘤的發生發展中并不起到主要作用。從本質上來說,血管瘤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胚胎發育過程中,血管發育失常導致的血管畸形(錯構瘤),是先天性的,占75%。
另一種是,因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殖產生的真性腫瘤,是后天發生的,約占25%,其主要原因是與血管增值的有關生長因子表達過高所致。
常見的血管瘤有毛細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和蔓狀血管瘤。血管瘤的危害,取決于它的生長部位、大小及組織成份。大部分血管瘤患兒在1歲后,毛細血管瘤會自行消退,當然也有例外,專家指出,“由于血管瘤可發生于任何位置,如果血管瘤長在臉上、眼球、咽喉等器官,就可能影響這些部位的功能,危害嬰兒健康,這個時候就要積極進行治療。”
預防小兒血管瘤 避免早產是關鍵
與10年前相比,我國早產兒的發生率增加了近半,早產兒在出生后罹患多種疾病的風險要遠遠高于足月新生兒,間接上的增加了嬰幼兒患血管瘤的幾率。美國《脈管性疾病雜志》刊登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早產兒患血管瘤的幾率是足月產嬰兒的2倍。大部分嬰兒血管瘤患者的雌二醇水平偏高,從而引起雌二醇水平增高的原因有很多種,
“現代人壓力很大,高齡產婦不斷增多,宮內著床的環境也會發生改變,再加上環境、飲食、藥物使用不規范等變化,孕婦很容易發生早產。”專家指出,嬰兒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發病率的攀升與這些因素都是有著一定的聯系。她建議懷孕后的婦女應該要放松心情,飲食規律,避免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