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管炎是常見的外科疾病,人們患上了脈管炎在治療之前必須要先進行診斷,醫生會參照一些標準進行判斷,從而做出相應的治療方法。
脈管炎患者在治療之前,先要進行診斷,那么脈管炎診斷標準是什么呢?要根據患者的一些病癥去進行診斷。
脈管炎這一疾病在進行相應的治療之前,先要確診,這就需要治療脈管炎診斷標準。現在先來看看脈管炎是什么病,然后進一步去明確脈管炎診斷標準。
脈管炎主要侵犯中小動脈,如動脈、脛前、脛后動脈、股動脈、尺、橈動脈等,多發生于下肢,約占70—80%。其它如腦、肺、心臟、腎臟和腸系膜等血管被侵犯者,卻很少見。被侵犯的動脈呈節段性串珠樣,日久呈條索狀,形成血栓阻塞,引起肢體血液循環障礙,局部組織出現缺氧,甚至發生潰爛、壞疽。
自本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祖國醫學精述其病因為“元氣虧損,心腎不調”,寒濕下受,客于經絡,氣滯血瘀,陽氣不能下達所致。
中醫稱脈管炎為脫疽,在兩千多年前的《內經》“癰疽篇”中已有記載。全國各地均有發病,多見于北方寒冷地區,尤其是青壯年男性多見,嚴重危害人民的身體健康。
現代醫學,于1879年才發現本病,此后進行了臨床觀察和病理變化研究,至1908年才始定名為“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至今已百余年。
總的來說,醫學上診斷脈管炎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鑒別診斷依據
診斷脈管炎應慎重;至于下肢靜脈疾病癥狀更彌散,與動脈疾病癥征差距更明顯,稍有血管病常識的醫生應該不難鑒別。
(2)具有高度擬診意義的癥狀、體征
有抽煙史的中青年男性、游走性靜脈炎、肢端典型的皮膚表現、潰瘍或壞死患肢動脈彩超、血流圖、踝肱指數異常的,這是診斷脈管炎的方法之一。
(3)具有確定診斷意義的癥狀、體征
間歇性跛行、靜息痛、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肢端典型潰瘍或壞死、動脈造影或MRA/CTA影像學依據。
溫馨提示
脈管炎患者最好是長期口服的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環的藥物,并定期復查血液凝血指標,調整口服藥用量,避免過量服用導致出血。